鱼病知识鱼类白点病1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www.ykhongye.com/m/ 鱼类在发病的时候,在体表或体内会出现白点的情况。那出现白点的病症有哪些呢?下面我来列举几个比较典型的白点病。 一、类结节症 又称巴斯德氏菌病。 症状和病理变化:患病鱼反应迟钝,体色发黑,食欲减退,体表、鳍基、尾柄等处有不同程度充血,严重者全身肌肉充血。离群独居或静止于网箱或池塘的底部,继而不摄食,不久后死亡。解剖病鱼,肾、脾、肝、胰、心、鳔和肠系膜等组织器官上有许多小白点,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多数近于球形。 那么,白点是怎么形成的呢?白点是由巴斯德氏菌的菌落外面包围一层纤维组织形成的,在完全封闭的白点中,细菌都已经死亡;在尚未包围完全的白点中则为活菌。病鱼的血液中有许多活菌。肾脏中白点数目很多时,肾脏呈贫血状态;脾脏中白点数量多时,脾脏肿胀而带暗红色;血液中菌落数目多时,在微血管中形成栓塞。 流行情况:流行季节从春末到夏季,发病最适温度是20~25℃,一般在温度25℃以上时很少发病,温度20℃以下不发病。秋季,即使水温适宜也很少出现此病。养殖的黑鲷、真鲷、金鲷、牙鲆、塞内加尔鳎、黄带鯵、海鲈、美洲狼鲈和条纹狼鲈均可被感染。黑鲷幼鱼患此病时死亡率可达高达90%;牙鲆幼鱼(2~22g)水温17~22℃,日死亡率可达养殖幼鱼的0.6%~4.8%。 诊断方法:从肾、脾等内脏组织中观察到小白点,基本可以诊断。巴斯特氏菌在肌肉中没有病原菌寄生,因此没有白点;在肝、肾等的寄生,也不会出现肥大或肿胀;制备病灶处压印片,如发现有大量杆菌可做出进一步诊断。荧光抗体法可做出早期诊断;一种DNA自由扩增(RAPD)的PCR方法已被用来检测巴斯特氏菌,运用PCR对巴斯特氏菌病进行早期快速诊断。 二、打粉症 病原体:是由嗜酸性卵甲藻(又叫嗜酸性卵涡鞭虫)引起的,自由生活时有横鞭毛和纵鞭毛,寄生以后失去鞭毛。生活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滋养体、包囊、游动孢子。症状: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在背鳍、尾鳍和背部出现白点,随后白点蔓延至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及鳃内,初步观察易与小瓜虫引起的白点柄混淆,但是本病的白点之间有红色的充血斑点,后期,鱼体白点连成片,象裹了一层面粉,故称打粉病。如果发病鱼体表已附着一层很明显的粉状物,镜检时发现是嗜酸性卵甲藻时,说明感染已非常严重,这个阶段不建议进行捞鱼、转移池塘等大动作的操作,因为此时鱼体非常虚弱,大动作的操作很容易引起鱼体过激反应、体表擦伤,引起细菌感染造成二次伤害。所以,平时以预防为主,多观察鱼体状态,发现有病症,尽快进行治疗。[1]周智勇,盛银平,黄江峰,等.复方中草药治疗鱼类小瓜虫病的效果研究[J].江西水产科技,(2):12-14. [2]黎一婵.鱼类小瓜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今日农业,(9):80-80. [3]韩冰冰,李语,王辉,等.泰国斗鱼胡椒病防治[J].江西水产科技,(6):24-25,27. [4]徐绍刚,朱华,田照辉,等.漠斑牙鲆淀粉卵甲藻病的防治[J].科学养鱼,(7):48-49. [5]张忙友.冬季海南石斑鱼淀粉卵甲藻病的防治方法[J].科学养鱼,(3):61-6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xw/5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是否体会过,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