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蓝色   “项目分散在不同的涉农部门,审批、安排项目时各自为政,出现项目分散、交叉、重复投资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涉农项目综合效益的发挥。”黔西县政研室主任赵代江在谈到“撒胡椒面”问题时说。

  根据《黔西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除救灾资金以外的上级支农资金、全县各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各涉农社会融资及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扶贫开发等项目的支农资金纳入整合范围,要求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涉农项目进行归并统筹安排。据统计,4年来,黔西全县22个试点累计整合支农资金3.14亿元,带动社会投入13.5亿元。

  黔西县政研室副主任朱廷贵介绍,全县在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前提下,要求“规划在前、项目跟进”,突出区域和大项目两个整合平台。区域整合平台即在一定区域内围绕新农村建设、发展主导产业等先行规划项目,由主管部门分头申报实施,大寨村即是一例。

  “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大寨村成立了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整合工作。”甘棠镇党委书记鲍曙光说,通过将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农、林、水、扶贫等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安排,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危房改造、同村通组路建设等12个项目.17万元项目资金被整合起来。“多个渠道蓄水,一个龙头放水”,极大改善了大寨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中药材、石榴、莲藕等特色种养殖产业从无到有,拓宽了群众就业增收的路子。

  而大项目整合平台则是先确定一个大项目,大项目下规划若干子项目,各主管部门分头申报子项目并组织实施。如铁石乡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平台,整合专项主体建设和附属设施资金、地灾、危改资金共万元,通过新修房屋、水池、道路等,彻底改善了移民搬迁户人的人居环境。

使用明细网上公示,“三同时”杜绝重建轻管

  怎么确保统筹后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每笔资金的数额、用途,廉政网上都写得清清楚楚,让人信服。”杜鹃街道办事处乌骡坝社区居民郭碧华颇显认同。

  记者登录郭碧华所说的黔西廉政网,点开民生资金监管系统就可以通过链接查询到农牧局、水利局、扶贫办、林业局等24个县直民生部门按季度列明的涉农项目公示,页面上还公布了举报投诉指南。具体到各部门的民生资金监管备案公示表中,包含了各项目的资金(物资)来源及金额,工程(资金、物资)分配情况,项目下达时间,实施进度,已拨付资金等内容。该系统简介中说,对不按要求公开的将会追究其公开责任人、责任领导责任;民生资金使用出现重大违纪违法行为的,按权力运行责任备案表追责。

  据了解,黔西县已经全面建成了“金财工程”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支农资金可通过一卡通直接拨付给农户或项目实施单位账户,减少了中间环节,防止出现截留、挪用和跑冒滴漏等现象。”赵代江说。

  此外,为确保支农工程长期发挥效益,黔西县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执行支农工程管护与项目立项同时研究、同时评估、同时审批的“三同时”制度,明确工程管护措施和主体,杜绝重建轻管。以洪水镇解放村为例,该村通村水泥路项目实行村负责公共地段、各家各户负责门前路段,签订了协议、划清了地段、明确了责任,确保通村路长期使用。

统一管理机制需继续探索,整合项目难题待解

  尽管黔西县在支农资金整合方面取得了不少可贵经验,但在具体实施中仍有一些难题待解。

  首先,支农资金统筹安排难度较大。“支农项目管理部门多,资金拨付渠道多,在管理上还未形成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制度。在资金投入、分配、管理等环节受利益、人情关系等影响,存在不让利和不放权现象。”黔西县副县长赵璞说。

  其次,有些整合项目遇到分别实施还是整合实施的困惑。朱廷贵以铁石乡种草养羊的圈舍项目补助资金来举例,“这个项目的资金来源有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管理、产业化科技扶贫养羊三个渠道,补助标准分别为元、元、60元每平方米,如果分别实施该项目,同一区域内群众意见大,若整合实施,统一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又势必降低项目实施质量、增加验收难度。”

  第三,县级财力有限,也影响支农资金整合效果。“绝大多数支农项目都需要地方配套资金,且地方配套比例较高,由于地方财力有限,一些项目工程因资金不足影响项目进度。”赵璞说。

《人民日报》(年12月03日04版)

多个渠道蓄水,一个龙头放水,整合支农资金促发展

贵州黔西,支农不撒胡椒面(







































北京市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可以治愈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zz/2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