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是胡椒科胡椒属木质性常绿藤本植物,又名黑胡椒,白胡椒。胡椒是一种热带植物,生活习性很奇特,栽培要求也很高。它不能独立生长,必须要依附它的攀缘物才能长大成熟,所以在栽培胡椒的时候,要先搭架以供其攀缘。此外,胡椒还需经常增施一些碎骨头,虾米等有机肥料,才能使它多结果实。

胡椒的果实很好看,色泽鲜红。胡椒有黑白两种,很多人认为它们是不同的品种,其实它俩是同一果实,黑胡椒是果穗基部开始变红时剪下,晒干或烘干,外皮缩变成黑色,是一种没有加工去皮的产品,如果果穗上的胡椒粒已全部变红,这时剪下后用水泡几天后再晒干,除去果皮后就成了白胡椒,是一种加工去皮的产品。

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胡椒是如何栽培的,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胡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胡椒属于热带温湿性植物,气温20℃以上就开始生长,24–28℃生长最快,在旬平均气温达到15℃时基本停止生长,日最低气温小于10℃时持续2–3天嫩叶就会受害,小于6℃时,持续2–3天嫩枝蔓受害,产生断顶,2℃左右时发生脱枝落果,但是短期霜冻胡椒还能存活。如果地面温度过高,无遮荫加干旱的情况下,会灼伤椒头和贴地叶片,甚至被晒死。

胡椒主要的产区在我国的海南地区,这里的降雨量分布较均匀,但是降雨量持续时间长,或雨量大时,容易引起瘟病或水害。在云南地区,旱季能够灌溉,生长也很良好,病害少。干旱明显影响胡椒的生长和开花结果,甚至枯死。

大多数的胡椒栽培品种,只有苗期和定植初期需要遮蔽,成龄期需要阳光充足,以免枝叶徒长,影响开花结果。胡椒是攀柱生长,枝蔓脆弱,怕大风伤害,轻则吹破或吹落叶片和花果,重则折枝,断蔓,倒柱,伤口容易感染病菌,落叶有利于病菌繁殖,为流行病害创造条件,所以应选择静风的环境中栽培。

胡椒特别要求土壤排水良好,过湿或积水容易发生水害和瘟病,而土壤缺水又会使幼果皱缩,花序软萎,叶片呈水烫状态,影响生长和结果。土壤以微酸至中性为宜,大量结果时要求养分充足,养料中氮磷钾的比例为6:1:5最佳。

了解了胡椒对栽培环境的要求,那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胡椒的栽培技术要点。

二,胡椒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一个良好的胡椒园是其高产的前提条件。根据胡椒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情况,胡椒园的选择应具备以下条件:

(1),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而易于积水的低洼地,排水不好的重黏土和碱性大的白沙壤土,不宜选做胡椒园。

(2),寒害严重的地区,最好在背风向阳,三面环山呈"簸箕"形的南坡山腰上建园。如果没有这种环境,可采用小椒园种植,四周营造防护林,以减少寒害。

(3),为了便于灌溉和运输,胡椒园应尽可能靠近水源,交通方便的地方。但易渍水的地方的地方不宜建园,以免引起植株烂根和瘟病的发生。

2,整地

园地要深翻30–40厘米,平整土壤,挖穴深60厘米,宽80厘米,穴土充分暴晒,每穴掺有过磷酸钙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30公斤,与土混匀,填穴稍微高出地面。

3,插条的选择

胡椒一般是采用扦插繁殖的方式,插条的优劣直接影响种植的成活率,植株的生长快慢,产量和寿命。必须在生长正常而无病的1—3年生的优良母株上,选择健康的攀缘于支柱上的主蔓,切取插条材料。这样的插条生长粗壮,发根快,种植成活率高,植株生长和形成树形快,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

优良插条的标准是,长度3–5厘米,有5–7个气节。粗度0.6厘米以上,节节有发达的气生根,而且都是活根,顶端两节各带一条分枝和十余片叶子,腋芽发育饱满,没有病虫害及损伤。

4,育苗

要想育好苗,使苗成活率高,就得选好地建立苗圃。苗圃的选择应选择静风环境的平地或缓坡地,要靠近水源,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不宜选择前茬是薯类,茄科作物地做苗圃,否则容易发生病害。

选好地育下苗后,创造潮湿阴凉的环境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因此必须做到随育苗随淋水随荫蔽。晴天每天淋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一般经过10天左右,插条就会发根。发根后,淋水次数可逐渐减少,隔天淋一次。但沙性土壤,或者是保水能力差,易于干旱的土壤要增加淋水次数,否则容易造成缺水而死根。蔽荫是避免种苗失水枯萎,保证种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应于育苗前准备好蔽荫所用的材料,一般是采用架设蔽荫棚的方式,在种苗发根后逐渐减少蔽荫度,以锻炼苗木,提高定植成活率。一般经过20–25天就可以培育出幼苗,可以出圃定植了。

胡椒也可以用种子繁殖,采收红熟果实,去皮阴干,忌晒干,存放一个月内及时播种。

5,定植

胡椒幼苗定植时要选择阴天,毛雨天或晴天的傍晚最好,土壤湿度过大时不宜定植,否则会导致死根。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可以采用无柱栽培,矮柱栽培和间作栽培3种方法。

6,田间管理

胡椒定植后至椒头被椒叶遮盖前,需要采用透光竹箩或搭建遮荫棚,防止椒苗被晒。经常清除田园杂草,中耕。每1–2年培土一次。旱季注意根部周围覆草保湿,调节地温,提高肥力。

除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外,植后遇晴天,要连续浇水3天,以后每隔1–3天淋水一次,直到苗木完全成活。定植后和旱季要经常灌溉防旱,雨季及时排除积水,以防止病害烂根。

胡椒幼树以施氮肥为主,配合有机肥,贯彻薄肥勤施,生长旺季多施的原则。春季施有机肥和磷肥,并配合施肥扩穴改土。幼龄树在年中为生长正常期,此时要每隔20–30天施肥水一次,水肥由人畜粪尿和绿叶沤制而成,可加入适量的复合肥。在每次割蔓之前施一次质量较好的水肥和复合肥2两左右。冬季一般不施速效性的肥料,应施钾肥和复合肥,以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

对于结果树的施肥,应根据胡椒开花结果的各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来进行。一般每个结果周期施肥4–5次,可追施有机肥,饼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复合肥等。第一次要重施花肥,时间是在8月,如每株可追有机肥1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饼肥0.5公斤,复合肥0.5公斤,尿素0.2公斤,氯化钾0.2公斤。第二次施辅助花肥,时间是在第一次施肥后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以补充植株生长和抽穗开花的需要,以氮肥和水肥为宜。第三次是养果肥,在第二次施肥后的2个月内施下,以氮钾肥为主。第四次施肥称为养树肥,在第二年的3–4月份施下,结果少的旺树可不施或少施,结果多的可早施多施。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化肥。

此外,胡椒的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肥,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来提供。

定植后的胡椒树,在幼龄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否则将影响胡椒的生长。此时期的主要工作是立柱绑蔓,主蔓要节节绑在立柱上,结果的树也要每年绑蔓1–2次。摘叶摘花,摘除1–3龄封顶前开的花和结的果,除了放花期之外,其他季节开的花都要摘除,以加快树形的形成和使养分集中。在绑蔓的时候和采果后,要适当摘除植株过密的老叶,使植株通风透光。

胡椒树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进行整形修剪,保留适宜的蔓数,以促进丰产树形的形成。根据留蔓数和剪蔓次数的多少,大体可分为少蔓多剪,少蔓小剪和多蔓少剪三种。修剪主要是修芽及剪除徒长蔓,剪除原插条带来的两个枝和近地面的分枝,封顶交叉后,剪除从顶端抽出的新蔓等。

剪蔓应在春季和秋季雨季进行,切忌在低温干旱季节和发生瘟病时剪蔓。

中小椒树抽生新蔓时,多余的芽和蔓要及时剪除。结果树内部和顶部也会大量抽蔓,应及时剪除,可减少养分的消耗,使枝蔓生长健壮。此外,应及时剪除幼树期萌生的多余的芽,蔓和结果植株树冠内萌发的徒长枝及柱顶生出的新蔓。

最后就是要注意胡椒病虫害的防治了,如胡椒瘟病,细菌性叶斑病,花叶病,根结线虫病,粉介类害虫,盲蝽等。

总之,胡椒因是外来物种,又是热带植物,在我们国家种植,胡椒会有很多的不适应,所以在栽培管理上也是很麻烦的事情。不过胡椒投产快,收益尚可,一般种植2年后就开始有收益,4年后进入盛产期,有长达30年左右的经济寿命,除容易感染瘟病外,适应性还可以,在南方少数热带地区,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北京中科刘云涛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zz/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