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要找一道包含祁门山水的菜肴,那只能是中和汤。山林里的竹笋,阊江里的鲜虾……都在这道汤中,它是山的味道,河水的味道,更是祁门的味道。

中和汤是徽州“一府六县”的祁门县一道特色菜,从古至今,逢年过节,大小宴席,也是当地人置办酒席时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中和汤起源于南宋,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中和汤原本叫做中河汤,名字来源于祁门境内的中河,中河是发源于祁门流入江西鄱阳县境的一条河,它的东面一条河从婺源流入,西边一条河从至德流入。这东河、西河、中河,在鄱阳湖上游汇合,一同注入鄱阳湖。东、西两河水流浑浊,唯中河清澈见底,并盛产小虾,其味特别鲜美。

至于这中和汤的来历,与南宋祁门籍诗人方岳有关。相传,南宋祁门籍著名诗人方岳在波阳为官时,衙署在鄱阳湖边。他见中河水秀且自家乡流来,闲暇之余便常来河上泛舟。方岳嗜好豆腐,一次在船上煮豆腐块时缺少佐料,因见河中小虾甚多,便捞了一些与豆腐同时下锅煮透,一尝之下,味道竟十分鲜美。

以后他每煮豆腐,均要去中河捞虾米为佐料,还将此菜命名为“中河”,并将其制法带回家乡。渐渐地一传十,十传百,中河就传遍了整个祁门,成了宴会上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其配料也越来越多,味道也就越来越好吃。古人的不经意与传承过程中劳动人民智慧的结合,才缔造出现今的美味。

对选料的苛刻要求是中和汤味美的重要原因。中和汤制法精细,配料考究,首先要选上好的白豆腐,精心切成米粒大小的豆腐丁,用水煮一下滤去水份,以除去豆腥味。然后将适量的冬笋、火腿、香菇、瘦肉等亦切成小丁,放到豆腐中,加入虾仁、清水,大火煮开,多加猪油、葱、蒜、胡椒、盐、味精等作料。其味特别鲜美,令人百吃不厌。

若想炖一锅鲜美的中和汤,一般早上就要开始动手准备,炖到中午刚刚好,撒上葱姜蒜,一道传统的中和汤就做成了。

白色的豆腐、暗红色的瘦肉丁、绿色的葱叶、褐色的香菇等,色彩斑斓,清澈味香,尝一口,鲜嫩不腻,稀稠适中,老少皆宜。

徽菜皆重油重色重火功,一道中和汤的素淡恰恰中和了咸味,解了油腻,盛一碗吃下去,清淡鲜香,口舌生津。

中和”二字也寓意祈求世道太平、家庭和乐。寒冷的冬日,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每人盛上一碗,“呼哧呼哧”地喝完,好一团和气。其实,这“中和”二字就暗含世间太平、家庭和睦之意。看似一道普通的汤,其实蕴含着祖祖辈辈的祁门人对生活的美好希冀和祁门的文化传承。

图文来源:“祁门微旅游”、“大地乡品”综合整理

一周精彩内容回顾

老徽州里有座千年古村:居然十个姓氏,九座祠堂,家家户户还有砚瓦

黟县苎麻手工传统织布技艺,被装进历史陈列室的一枚“活化石”

青山枕木梨,一幅看不倦的徽州水墨画卷

杭白菊不姓杭,乃徽州商人汪自新创始品牌!

屯溪老大桥上游将现美丽卧波彩虹,公示效果图先睹为快!

好吃好看好玩的都有!休宁汪村端出苞芦松民俗文化盛宴,满屏都是浓浓的乡愁

杭州临安这座被银杏叶染黄了的村庄,早先居然是从大徽州歙县迁来的!

徽州周边这几条公路,个个堪称“小川藏线”。每一条都美得宛如一幅长轴山水画!

金黄琳琅,红妆素裹

中国黄山摄影节邀您来“画里乡村”咔嚓,定格徽州秋色!

个泊车位!黄山市老卫校操场公共停车场计划月底投入使用!

素色时光,秋意凝香

徒步徽州高湖山,邂逅一山绚烂色彩!

深秋的“皖南川藏线”,美的不像话,简直太像"画"!

歙县九砂

新安江畔醉美渔村"晒丰收"色彩斑斓诗如画卷惹人醉

你知道祁门有多少坑吗?一百零八个坑,多不多!

赞赏

长按







































怎样治疗白癜风
治白癜风石家庄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zz/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