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眼眼洋芋津津萱蔴饼饼这些
青海最美味—胡椒眼眼 从儿时的记忆开始到如今,每逢家中有喜事或节下时分,妇人们总会一显身手,蒸上几屉糖包来配一桌子的菜肴。因为制作糖包的过程较为繁琐,所以大人们都会在几屉中挑出外形最佳的摆盘,留给重要的客人。虽说糖包制作繁琐,也始终挡不住儿时的我们想要跃跃欲试的心情。 1.面粉与酵母掺在一起,用温水和好、揉匀,待面团发起,兑入少量的食碱,或者从前一日醒好发面,次日加入干面粉,揉匀揉透。 2.晾干的牛油或羊油切成沫,核桃仁、枸杞、葡萄干、橙皮或橘子皮切成小丁,放入容器中,加白糖、红糖、熟芝麻、瓜子仁,搅拌均匀。 3.将醒好的面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剂,擀成中间厚、周围薄的圆皮,一只手半握拳,将面皮置于虎口处,将馅放入面皮中间,握在手心。 4.用另一只手从面皮四周向中间捏出六个花蕊,这一步也叫“收口”,是为了防止馅流出。再从花蕊外围朝四周捏出六个花瓣。 5.在花瓣边上捏两个小棱,好让“花”开得更灿烂。在六个花瓣中放入一颗或半颗红枸杞,可在花蕊中放入葡萄干,使得整个糖包活灵活现。 6.在蒸锅中加水煮沸,在蒸屉上撒少量干面粉,再将糖包摆入蒸屉,相互之间留有空隙以防粘连,用旺火沸水蒸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青海有一种美味叫洋芋津津 “洋芋津津”,酸辣醇香,冷热均可,四季可食。它浓缩着青海人的土豆情结。 下面小编和你一起来做这道美味可口的“瓤皮”。 将洋芋用擦子擦成泥状。 之后加入4:1的淀粉,少许盐。当然你也可依个人口味加其他佐料入味,将其和匀。 下面就由铝锅登场了。 把活匀的备料平铺锅内。加盖过几分钟翻面。记住,锅一定要烧热。完了放油。中火为宜。 等两面焦黄就可以出锅了 是不是你的口水已经在打转了。别急,下面还有工序呢!炝韭菜末,青海人叫它“韭辣儿”。 可以啦,“瓤皮”切条盛盘,调上炝好的“韭辣儿”、辣椒面,在倒点醋,这个味道无非言传啊! 青海美食“背口袋” 青海许多地方生长一种植物叫“萱蔴”,是一种可食的野菜,多生长在村落墙根、山野、路边、草原、坡地。分布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石头旁,清明过后开始出土生长,长至4、5寸,是最佳的采摘期。但该植物身上长有毒刺,不好用手直接采摘,需戴手套。荨麻土名萱麻,属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浑身生蜇毛,所以又叫蜇人草、咬人草、蝎子草,咬人猫等。 还有这么一说,当出远门临走时吃了这个萱蔴饼还能带来好运气哦!因其状如口袋也就是说出去能挣好多钱满满的装回来、所以吃萱蔴饼也叫“背口袋”“背口袋”——却是用萱麻草制作的青海高原特色小吃。口感:清淡,纯天然草香味、过程中除惯用食盐、清油(烙薄饼),青稞面(烙薄饼、散拌汤)和萱麻粉末(散拌汤)。 首先做萱蔴饼 当然还要散拌汤(开水锅开了后、下花椒、姜、盐等作料,搅拌、再加豌豆面) 将萱蔴糊糊舀到烙好的薄饼上卷成口袋状。 我们美味的萱蔴饼就这样做出来啦!萱蔴饼味道鲜美,绿色无污染,而且能败火清毒,是天然食疗佳品。 高原名吃—糌粑 在青海青稞大部分都拿来制作糌粑,而用青稞制作的糌粑也是青海人民的主要食物之一。 糌粑听起来新鲜,实际就是用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 筛的一种面食而已之后不去皮,磨细。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勺酥油冲入茶水添上糌粑,还可在糌粑里加入一些肉、野菜之类,做成“稀饭”,还可以加一些“曲拉”。 酥油 曲拉 奶茶 用筷子(食指)搅拌。一定要记住是用食指哦!它是有讲究的,搅拌时,筷子向碗底顺时针轻轻搅拌,以免茶水溢水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糌粑压入茶水中,等酥油茶水融合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干)了,就可以享受这高原美食了。 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它也是风靡全世界的小吃。 来源:西宁晚报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jb/2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85后少女系妈咪,把咖啡馆搬进94的
- 下一篇文章: 宜家夏季打开方式先去吃喝,再去扫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