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货洛阳人,可真会享受,咋能做出来那
年第一游——洛阳。三个人来回高铁票都块了,允许我肉痛一会儿。不过要是明年去,还得再加来块,因为儿子今年还是儿童票,明年个子一准儿超,那就是全票了。 在经历了几次旅游大买纪念品,花了不少冤枉钱之后,旅游,我就想做一个吃货,就是逛吃逛吃,不买其它的。 而且,最希望的,是能够吃到只有在当地才能吃到美食。 也觉得现在不太常见,因为物流发展太好了,宅在家中网上下单,有哪里的东西是吃不到的呢? 01洛阳第一餐:牛肉杂汤 中午12点的高铁,第一站是博物馆。公交车给我坐晕了,才到地儿,已经下午3点,我们随便进了个小馆子,老板娘说:你们再晚来5分钟我就收摊儿了呢。 而我听了这话,才意识到已经过了饭点儿。还惹笑地说:我说怎么没见吃饭的人呢。 要了汤,老公和儿子选的饼丝,我说那整个不同的,要张饼吧,看哪个好吃。 饼丝应该是烙的薄煎饼,切成了宽条。我心想这怎么叫“丝?这么宽。大概是因为“饼条”这个说法,没有“饼丝”好听和顺耳吧。 我后悔选了饼,因为没什么吃头,就是张发面烙饼,一泡的话有点软,没有嚼劲儿。哄着儿子和我换了一半,他赶紧把剩下的全倒进自己汤里了(捂脸)。 10块钱一碗的汤,肉不多,不过汤还是蛮好喝的。一碗下肚,热乎乎的,身上也不那么冷了。 不辣的和辣的,你会喜欢哪个?02洛阳第二餐:吃在夜市 下午参观了博物馆,这个以后再说,本文重点,就在洛阳风味——汤。 从博物馆出来,又在公交车上晃了个把小时,从新城开到老城。 逛丽景门那儿的老城十字街夜市。 和平遥、丽江等处的老城差不多,老房子里,一间一间的都是纪念品之类的,看不出特色的店。如果要说有什么区别,感觉洛阳的店铺,面积似乎更大些。 还有就是这里有唐三彩。看多了博物馆里,颜色脱落的那些,一下子看到满店的色彩艳丽、琳琅满目,还有点不习惯,感觉挺假。 可什么是真假呢?人家卖的是艺术品唐三彩,不是在地下埋了上千年的古董。 夜市的小吃,给了我三个词:牡丹鲜花饼、正宗不翻汤、长沙臭豆腐。 热闹的夜市以前去过几次,就知道洛阳水席闻名,而这一次,才知道原来洛阳也有鲜花饼,用的是牡丹花。 洛阳牡丹甲天下,原来除了观赏,也能吃啊,真是孤陋寡闻了。 石板街的两旁店铺,很多卖鲜花饼的,各种颜色都有,不知道味道是不是相同,看着它们的外形,感觉就是那老式的酥皮点心,夹着甜到腻人的馅料。 鲜花饼的旁边,一般也会摆着各种颜色的雪花酥,小牙签所着供人品尝。 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戒甜食的我,看到它们居然不想吃。倒是儿子,一路走,尝了几家,说味道不错。 再一个是满街的不翻汤,每家都有人在外面迎客,其中有挨的特别近的2家,一家门庭若市排长队,一家却门可罗雀不见人。 正寻觅吃食的我们,站在那儿看了看,原来,人多那家一直在广播,说自己是正宗的,别家都是冒牌的。可能他家的势力也大些,另外没人那家,服务员黑着脸,抱着胳膊瞪着生意兴隆那家,颇有几分敢怒不敢言的无奈。 入目都是汤每个长沙臭豆腐的摊位前,都是挤着人购买,看来这种小吃,还真是受欢迎,卖家多买家更多。老公对儿子说:你吃不吃这个,你妈最爱吃了。 切,我什么时候“最”爱吃了呢。想起和老公恋爱那会儿,有一次去吃饭,那家店门口开了个小窗口,卖臭豆腐。我兴致勃勃地要了一份,老公连尝也不尝,直说不好,后来还发给我一篇QQ上的文章,写小贩为了臭豆腐快速发酵,用了怎样特别的方法,当时信以为真,恶心得不行。后来好几年没吃过。 勾起馋虫,买了一份,儿子说:妈妈,我们在洛阳吃长沙臭豆腐,是不是很奇怪啊。哈哈。 闻臭吃香,不过这家做的太一般了夜市上还有一种特别受欢迎的食物,是各种串串,有一种种简直就是在卖竹签儿,10元80串,细细的签子上串着的肉肉,看上去比手机的充电线,也胖不了多少。不过吃的人还挺不少呢。 夜市上,大多是看上去20多岁的年轻人,热热闹闹地挤在每个小摊子前面。我们大概真的是老了,有点抗不动人的感觉,就查看地形,从小吃摊的后面绕行。 走到夜市尽头,被一个热情的女摊主拉住,就进了她的店,想吃点热乎的、正经的吃食。 儿子到哪儿都要烧烤。于是我们点了几个串串,一份涮牛肚,一份羊杂汤。 烧烤的羊肉串吃起来,不知道是不是羊肉,咸得要命,涮牛肚还好,以前吃的就是这个味儿。最不划算的是羊杂汤,35块钱一份,我想当然以为是类似小砂锅之类,谁知端上来,是那种单人用的、很浅的敞口碗,白色勾芡的汤,上面漂着一层蒜黄和菌菇,捞一捞,下面有一点以切得小小细细的肺片儿为主的羊杂。 这样一碗汤,感觉10块钱都不便宜了。老公倒看得开,他说:人家夜市的管理费那么高,一碗35不贵。好吧,你作东,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03洛阳第三餐:胡辣汤和包子 今天早上,我们退了房在街上晃,找到一家老店陶陶居,看上去不错,1.5能买2只包子,1块钱1个的麻球儿,比我在郑州吃的要大上一倍。 墙上挂着的漫画,给老店增加了几分文化气息。 源起的老店,当初一定是生意兴隆吧。 不过现在,人们可选的太多了,早上8点多我们在店里吃饭,人并不多,不知道是过了饭点,还是现在他们的生意,确实不如以前。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放假,本地人出来的少。 陶陶居肉包子好吃,面是暄软的,馅料香味十足。相比较之下,特意给儿子要的奶油豆沙包,倒显得选择失策,硬硬的不象新鲜出炉。 胡辣汤,在河南各地,大大小小的早餐店,都有的吃。以前也吃过几个地方,味道都差不多,而陶陶居这个,明显味道差了点,没有胡椒那种特殊的辛辣味,豆腐脑也不够嫩,没有我家这边儿的好吃。 04洛阳第四餐:羊肉汤 中午,我们还是去找牛肉汤吃。老公跟着地图,来到一家网红打卡店,门前的长队,让我们却步。 好在旁边还有羊肉汤、驴肉汤,真的是太全了。 汤底不同,但可泡的,都是饼丝、油旋儿、烧饼之类。于是我们选了旁边的羊肉汤馆。 说实话,卫生看着不怎么样,食客也是男女老少,各种各样的都有。生意兴隆,然而只有一位服务员,只管收碗。 我看到一位衣着还挺考究的老先生,小心翼翼地端着汤放到桌子上,又要了一份饼丝。有一对母女,一人一碗汤一份饼丝,喝完稀的还留着底儿,又去加了一回汤。还有几位民工,身上都是土啊灰的,和干干净净的母女俩坐在一起,似乎也并不那么违和。 我还是选的汤,儿子和老公却吃了烩面。唉!有些人就是不明白,去到一处,入乡随俗,还是要吃人家最特色最有名的才好嘛。 羊肉汤泡饼丝这个丸子是真没吃过,有点象膨化的大米做的,小小的,硬硬一层焦壳,1块钱5只, 咬开里面比较空心。我觉得挺好吃,儿子说太硬了吃不惯。 牛肉、羊肉、驴肉,汤馆真齐全下午3点的高铁,我们吃完饭,路上还顺便参观下隋唐大运河展览馆,以前是山陕会馆。 然后,又在公交上晃了近一个小时后,到高铁站坐车回家。 高铁很好,除了票价有点贵。但是我去过的几个城市的高铁站,都是建在新区,想必各地也都差不多吧。 高铁上的时间是省了,上下高铁却都要坐1小时左右的公交,路上花费的时间,也不算少。而我坐车时间一长,就会晕。 这次出来玩,一个小失误是忘记吃晕车药,另一个就是穿得有点薄。感觉洛阳是更冷一些呢。但是它的汤救了我,冻得透心凉浑身哆嗦时,来上一碗,真是太温暖了。 下次若有机会再去,是不是应该把它的八碗汤,都喝上一遍呢(捂脸) 碎碎念: 洛阳老城有些地方正在维修,墙上的宣传画上写着:留住老洛阳的底片,建好新洛阳的客厅。 如果历史的保护,和现代化的进程,能够和谐地相处,那是不是可以预见,城市与城市之间,就有了不同的感觉呢。#洛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tp/11820.html
- 上一篇文章: 江南百景图一口觅心甜活动兑换介绍动漫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