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大约从腊月开始,荆州进入春节准备阶段,主要是各种食材的准备。

荆楚大地物产丰富,食材品种比较多,早年间都需自家手工,准备是个复杂系统的过程。

腊月开始,腌制食品。

荆州没有川湘流行的熏鱼,熏肉,主要是自然风干的腊鱼、腊肉以及灌制香肠。

荆州的腊鱼主要是鲤鱼,还有青鱼,腊肉则是猪肉,也有腊狗肉,腊鸡,腊鸭,香肠则叫“灌肠”——显然来自制作工艺,荆州的灌肠只有咸味。

腌制,灌制完成后,则穿线挂在竹篙上,风干半个月以上。

那是一种盛况,家家户户屋檐下后院里挂腊肉腊鱼,酒池没见过,肉林倒是从小司空见惯。

春节前一周,则开始准备各种点心和备用食材。炸靠饺,

点心比较丰富,包括糍粑,麻糖,靠饺,麻叶子,麻花,绿豆腐,苕皮子等。

糍粑在家里先蒸糯米,然后放入石舂中用木棒拄成米团——荆州把石舂叫碓窝子,应该是取自两人两棒对拄的劳动技术吧?所以这个叫“拄糍粑”。

米团在做成糍粑,有方型,多为圆型,阴干变硬后放入水缸中泡着,

吃法很多,我小时候喜欢的是烧糍粑——就是把糍粑放进灶膛里的稻壳堆里焖熟了吃,还有糖糍粑——油煎后拌蔗糖吃。

靠饺——貌似有些地方叫“小麻花”,则是把小麦磨粉后,用香油揉成团,再切成片,片中开一小口,将面片的一端穿过小口,再油炸;

麻叶子,类似玉兰片,用糯米制成,但更薄,更酥,也是油炸食品。

麻花和各地没啥分别,不赘述。

小时候觉得最神奇也最有技术含量的是“敲”麻糖:先熬制蔗糖为糖稀,然后在大门背后钉一颗硕大的钉子,钉子下放一个洒了糯米粉的簸箕,麻糖师傅从锅里把糖稀拉成条状,从距铁钉两三米的地方,挥动糖稀条,敲打铁钉,砰砰有声,麻糖一节节落到簸箕里——是谓敲麻糖。敲完后,钉子上裹了厚厚一层糖稀,小孩子赶紧冲上去填啊!

另外一个制作比较特殊的是做豆皮子或者苕皮子。

先准备板凳,搁上门板,平铺被单,然后把红薯(湖北叫“苕”)或绿豆煮到烂糊,然后把糊均匀地铺到被单上,约1毫米的厚度,干了以后,剪成片或条备用。

绿豆做成的就是“绿豆腐”——既不是绿的,也不是豆腐,叫“豆皮”可能更合适。

吃法多种,可以泡软了炒着吃,或者煮着吃,开水煮就是清汤,冷水煮就是白汤,很香,加适量大蒜苗更佳,但不经饿。

红薯做的就是苕片,油炸后就叫苕皮子——皮子者,取其薄脆之意。

春节前三天,则是炸肉丸、打花糕、蒸扣肉。

肉丸有猪肉丸,牛肉丸和鱼丸——统称“圆子”——取其形状。

扣肉也是取其制作工艺,先将五花肉焯水后过油,炸至皮色金黄出锅,出锅,切成1毫米厚薄片均匀铺到碗里,上面覆盖“杂胡椒”——辣椒酱拌面粉后炒成——这叫“底子”,准备工作就做完了。吃的时候,整碗去蒸,蒸好了,把碗扣在盘子上,就是“扣肉”,先前盖在上面的“杂胡椒”到了下面——所以叫“底子”。

比较复杂,最有技术含量的是打花糕。

花糕,某宝上出售时叫“鱼糕”或“肉糕”,因为出锅前上面要覆盖一层鸡蛋花,并洒上红点装饰,取名“花糕”。

花糕就是鱼肉或猪肉搅成或剁成肉末加生粉、生姜后蒸制,讲究的是做好的花糕切成手掌长的一片,夹在筷子上颤而不断。

团年饭是荆州传统演习中仪式感最强的一顿饭。

虽然荆州也吃辣,但年夜饭上的辣味的菜还真不多,最多一两个下饭菜。

一般餐桌上有“四盘两碗”之说,应该是宴席的最起码标准,差不多都是主菜,包括江汉平原特色的米粉蒸菜,糯米丸子(珍珠丸子),可能配凉拌菜苔。

再上档次,有所谓“八碗八碟”——碗盛主菜,碟是冷盘。

但都需要“头菜”——以花糕为主角的菜——通常第一个上桌,也是宴席的核心,要求色香味俱全。家里通常有个专用的硕大的头菜碗。

这个菜讲究造型,花糕摆放如垒,底子一般是粉丝,重要是要有“帽子”——上海话里的浇头——通常是木耳炒肉丝。

然后一般的主菜还有“糖鸡子”——就是白斩鸡回锅用糖稀包裹。

千湖之省自然少不了鱼——剁椒鱼头之类是不会出现在团年饭席上的,必须是整条鱼的清蒸,或者类似松鼠桂鱼一类的做法——色香味都有要求。

还有八宝饭——全国的八宝饭好像都差不多,不赘述。

再讲究的,可能做“山药泥”——山药煮成泥后放猪油和糖,讲究的可以再放桔梗——估计现在没人吃了。

汤是必须的——莲藕猪蹄汤或龙骨汤一般是首选。而且湖北的藕冠绝天下,可生食,可炒可凉拌,最关键的是只有湖北的藕能煮烂,入口如沙,香糯,江浙的藕怎么也煮不烂,只适合炒藕片。

菜上齐了,布菜结束,碗筷摆放好,先在大门口燃放团年鞭炮。

然后,按参加宴会人数盛饭斟酒,但大家并不入席,绕桌周围,由家中长者开始“叫饭”——呼唤“先人”——列祖列宗,逝去的亲人享用团年饭。

片刻,长者宣布“先人”用餐结束,大家入席就餐,团年饭就正式开始了。

春节期间另一顿重要的饭印象中是初一的早饭。

通常是醪糟汤圆——荆州叫“麸子酒”——应该也是取自制作工艺。

讲究的则是摆上冷盘吃面条。

冷盘很讲究,通常提前准备,八个碟子摆放切片灌肠、猪耳——荆州叫“顺风”,猪舌——荆州叫“赚头”等,色香味俱全,而且有口彩。

再讲究些,则冷盘需放入有八个抽屉的朱漆食盒,早餐时,逐一抽屉取出,极有仪式感。类似这种:

荆州年味很足,充分体现对食材的尊重,也充分体现了千湖之省食材的富足,所以,荆州的菜虽然没有很特出的特产及特色,但食材优良,味美量足,足以满足四方宾客,大快朵颐。

老熊一杯茶

您的肯定让我不懈努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tp/7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