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字长文给大家说说我们豫西南的现象
一件东西不太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尤其是吃的,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是在方城这个豫西南县城,方城烩面却做到了让每一个人都有喜欢它的理由。今天专门撰写长文,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烩面,同时也聊以慰藉一下那颗游子之心(年旧文更新新发)。 一、方城烩面的“方城”在哪:豫(河南)西南、宛(南阳)东北 关于河南,大家知道的越发多、也越发正面了。尤其是年河南卫视《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连续出圈,再到年《春分奇遇记》等“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的接续推出,极致展现了中华文化之大美,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从厚重历史中走出的现代河南,一个赓续中华文明血脉的中州大地。文化河南惊艳世人。 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一下河南: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粮食总产量是万吨(亿斤),其中河南粮食产量万吨(亿斤),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排第2,占比为9.6%(约十分之一)。与之相对应的,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以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全国耕地总面积.19万公顷(约19.18亿亩),其中河南耕地面积为.41万公顷(约1.13亿亩),占比为5.88%(十七分之一)。中国人实现了用较少的土地养活了更多比例的全球人口的奇迹,河南毫无疑问是我国的优等生,这也是为什么年5月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会说,把河南粮食、小麦抓在手里,全国粮食丰收就有了基础。这就是农业河南。 年31个省级行政区粮食产量而南阳作为河南的18个省辖市之一,知名度就不太高了。河南最出名的城市毫无疑问是省会郑州,洛阳、开封等几个旅游城市也有些名气,其它城市存在感普遍不强。南阳最为全国人民所知晓的高光时刻,恐怕就是《出师表》中“智圣”诸葛亮说的那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了,还有不少人因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知道了南阳,如果谁有考究名人籍贯的“癖好”,还会知道这里先后孕育滋养了“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以及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全国性名人。 南阳(宛城)位于河南(中州)西南但是虽然名气不响,但提到“中州粮仓”,不是别人,就是说我“大南阳”的。“大”不是吹牛的,一是人口总量大,外出多,流失也多:按户籍人口计算,根据《河南统计年鉴》,截止年底南阳市户籍人口万人,在河南18个省辖市中位居第1位。但是按常住人口计算,“七人普”常住人口.31万人(与10年前相比下降55万),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居第2位。官方数据显示,年全市在外务工人数高达.5万人;二是区划面积大,耕地多,产粮也多:行政区划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在河南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相当于4.2个上海市大小。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以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南阳市耕地面积98.43万公顷(0.15亿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3.1%(八分之一强),占全国耕地面积的0.77%(约一百三十分之一)。年南阳市粮食总产量.33万吨(.7亿斤),占全省粮食产量的10.9%(十分之一强),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0%。中州粮仓,实至名归。 经过这么多铺垫,终于说到本文主角“方城烩面”的“方城”了。在我国多个县级行政区中,方城名不见经传,哪怕在南阳13个县级行政区(不计入4个开发区)中,也不是特别出挑: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排全市第四位,约等于2/5个上海;“七人普”常住人口87.37万人,排全市第三位;根据《南阳市统计年鉴》,年全县户籍人口.78万人,排全市第三位(年鉴无户籍人口数据,整体应变化不大);根据《南阳市统计年鉴》,年全县GDP亿元,排全市第七位。 方城(裕州)位于南阳(宛城)东北但也正是这样名声不显的方城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根据《南阳市统计年鉴》,年方城县粮食总产量74万吨(14.9亿斤),占年全市粮食产量的10.3%,排全市第三位。就在本月(年6月),方城县刚刚传来夏收捷报,方城县赵河镇诞生了南阳市小麦亩产11年来最高记录,达到亩产1斤。 家乡的麦田,不是韭菜!!所以该让大家怎么“初识”方城呢?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的9.6%,南阳粮食产量占河南的10.9%,方城粮食产量占南阳的10.3%,这是一串奇妙的数字,什一之数。中国太大了,很难一言以蔽之,有农业中国,也有制造中国、三产中国,不同角度看都各不一样。但是如果要找农业中国的一个缩影,河南就是小中国,南阳就是小河南,方城就是小南阳。甚至如果你从方城看南阳、南阳看河南、河南看全国,不光能够看到农业中国的样貌,更可以窥见中国真实而全面的画像,毕竟这里古今历史交融、东西地理相接,传统与现代杂糅,是一个真实得多、复杂得多的中国经济社会的映照。这就是方城。 二、方城烩面的“烩面”好在哪:味好、亲民、有氛围 铺垫了这么久,就是希望大家好好了解一下我自己的家乡——方城。她是“很中国、很真实但又很普通”的一个县城,普通到我们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以农业为底色,她的工业渐成规模,服务业也日趋兴盛,是我们国家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基层力量。正是在这里,有一种令本土百姓、外地游子、往来客商赞不绝口的美食——方城烩面。 ①源于麦子的好味道:面筋道、汤纯正、羊肉鲜、辣椒香 河南是全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方城作为粮食大县,小麦一直是主要的农作物。就地取材,面食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驻嘉宾,馒头、面条、包子、油条、煎饼等等各式花样,滋养着方城人的肠胃,其中面条是绝对的主力军。不太讲究、长期也没有条件讲究的方城人,没有四碟八碗,平时一碗面条就可以作为一餐主食,运用汤面、捞面、炒面、卤面等不同做法来增进口味。但面条中最受方城人欢迎的,毫无疑问就是烩面了。 网络图片,侵权必删虽然也有别的流派做法,但方城烩面一般指的就是羊肉烩面。方城烩面正宗与否,主要就看面片、羊汤、羊肉、羊油辣椒这四件套的善思与巧做。 一是面要筋道。精选高筋小麦面粉,加上少量食盐和温度适宜的水后开始和面、醒面,每一块面经过反复的揉搓,达到一定的筋韧度,这样才能便于扯拽,做出厚薄自如、口感柔滑的面片。烩面馆中,烩面师傅现场将面片拉拽成面片的过程,很是有艺术美感;二是汤要醇正。一般选用羊骨架、羊肉,外加配料(白胡椒、小茴香、桂圆肉等)仔细熬制,直至把汤熬成乳白色,此时才能汤美味醇;三是羊肉要鲜香。把做好的羊肉丁熬制好做成臊子,浇入煮好的烩面之中,品尝鲜嫩的肉质,想过瘾的话可以单独加肉,超级好吃;四是辣椒要够味,用羊油熬制而成的羊油辣椒,是方城烩面的最佳伴侣,香辣、辣香,简直人间美味。 除了面、汤、肉、椒之外,很多本地人还喜欢佐上生大蒜一起吃,加上大蒜的辛辣来刺激味觉,一起来一场大汗淋漓的进食体验。到烩面馆的不少顾客尤其小孩子,还很喜欢外点一个“火烧”配着面吃,也别有一番滋味,所以你会看到烩面馆旁边都会共生一家火烧摊,和谐共处、互相帮衬。大多数烩面馆还会兼营各类凉菜,豆干、花生、面筋等各式素菜和卤肉、猪耳朵等众多荤菜供你挑选,有些烩面馆也可以现炒各式热菜。总之围绕着喝烩面这件事儿,你还想吃点别的话,不用问,都有! 网络图片,侵权必删正宗的方城烩面自有诀窍、很耗功夫,所以才能吃起来柔韧光滑,香气四溢,吸引众多宾客并经久不衰,成为方城乃至南阳地区的代表性美食之一。方城县政府搞了一个“烩面嘉年华暨首届方城烩面节”,将方城烩面和烩面文化大大宣传了一把,目前网上看到的很多新闻报道、河南卫视做的方城烩面专题视频,应该都是这次活动的一部分成果。年国庆期间方城烩面还入选了中宣部《国泰民安国庆面》一书,也是走向国家级宣介平台的一大进步。 ②家门口的味蕾享受:离家不远,十元管饱 根据官方年的新闻报道,全县从事方城烩面商家达多家,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全县每平方公里平均就有1.1家烩面馆。假如把这些烩面馆平均摊开,然后把你随机空投下去玩找烩面喝的游戏,那简单毫无难度,步行10分钟之内你就能喝上热腾腾、香喷喷的方城烩面了…… 现实中当然不可能散点分布、处处都有,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方城县主城区的大多数街道,在所有乡镇的任一街区,你都可以毫不费力的找到一家或好几家烩面馆,甚至招牌都不用看,中午和晚上最热闹、人最多的就是了。农村地区也不带怕的,如果离集市街区比较远,那么哪怕自己村上没有,附近村里一定有那么一两家口碑还不错的烩面馆,骑上电动车或开起车子,也就几分钟、顶多十几分钟的事儿。在方城,烩面馆是毫无疑问的餐饮业扛把子,烩面更是老少皆宜的明星美食,就是这么豪横。 网络图片,侵权必删要问价格吗,当然要比在家里做饭吃贵多了……记得上小学时(岁数渐增、爱回忆了),差不多年左右,是五六毛钱一两面片,三两是一小碗(烩面按面片重量收费,但是为了便于顾客点单,都是固定量化成了大碗、中碗、小碗,中碗是普通成年男子的饭量)。现在看着两块钱不多,不过当时农村地区普遍穷困,家乡大平原,人均耕地太多(一两亩),属于较晚出现打工潮的,所以大家普遍也不太有钱。那是小孩子几毛钱零花钱就可以花好久的年代,所以哪怕是两块钱也不是能敞开去吃的。 如今大不一样,经济条件好了,虽然烩面也水涨船高,哪怕小碗也要10块钱左右了(老家附近村子小碗8元、中碗10元、大碗12元),当然城区、集镇和农村不同地区略有差异,高档饭店宾馆另说,以及土豪加肉不算在内。但是无论怎样,拜时代所赐,大家收入普涨的更多,现在农村地区也有很多村民养成了隔三差五去喝一碗的习惯,正是经济收入的提高、外出就餐习惯的养成,才造就了如今方城烩面堂食的热闹场面。其实可以认为,价格上的亲民性是新时代方城烩面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它是百姓美食,而不是贵族珍馐。 ③万能的就餐氛围:简餐可、聚会可、商务可 说是餐饮业内卷竞争的必然结果也行,说是某个烩面馆老板的奇思妙想也行,总之对于方城老百姓来说,烩面馆最终变成了这么一个怎么着都行的一个地方:单纯嘴馋想喝一碗正宗烩面,或者就是不想做饭当做快餐,可以,烩面馆满足你,赶巧凑一锅出的话五分钟就能吃上;朋友好久不见要找一个吃饭喝酒的地方,可以,烩面馆啥都有,热菜、凉菜、酒水样样俱全,喝完酒一定要来碗滋补烩面养养胃;外地老板谈完生意想尝一口方城特色美食,可以,城里的档次烩面馆走起,嫌大堂吵的话,雅间里边一坐吃喝谈事都不耽误。总之,可供平民独乐,可纳一家之欢,可登大雅之堂,可宴四海宾朋。 网络图片,侵权必究就这样,烩面和烩面馆相互成全:因为美味所以喜欢,由于亲民所以普遍,通过竞争所以强大,最终让烩面馆如此深度的融入了方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无论怎么说,这么一个样样皆可的地方,方城人又怎么会不爱呢。其实可以这样说,烩面馆对于方城本地人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最常去的社交场所、最熟悉的家乡一景,就是这么的不可替代、无与伦比。 经过四五十年发展(方城烩面起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播发展,在南阳市其它区县、乡镇,方城烩面虽然没有在大本营一样如日中天,但是也是很受欢迎的面食品种。放在整个河南,烩面也被推举为全省面食的代表,与陕西油泼面、湖北热干面、四川担担面等称兄道弟。只是在全省看来,方城烩面毕竟地域平台所限,只是被认为是河南烩面的杰出分支,在读书时曾经发现,还有一个尉氏烩面也很兴盛,或许还有更多地域性烩面品牌。全省最为出名的,还是要数郑州烩面,既有省会地域加成,外加也的确可以追溯到建国前后的悠久历史,普遍被认为是河南烩面这一美食的嫡系传承所在。对此没有深入研究,结论就是我个人还是比较爱吃方城烩面(傲娇脸)。 三、方城烩面之于百万游子:胃的记忆,家的味道 众所周知,很多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传统农业县市,都是人口流出的重灾区。但是知道归知道,当写文章查找数据时,还是内心狠狠一震。大数来看,南阳全市万户籍人口、万户(户均3.5人),常住人口却只有万,也就是每3户人家至少有2个人常年在外打工,如果加上如自己这般户籍迁出、根仍旧在的南阳人,全市又能有多少人家没有至亲家人常年在外呢?方城呢,全县万户籍人口、按全市户均推算大概31万户,常住人口只有87万,匡算下来每4户人家有3个人常年在外打工,劳动力异地就业的情况甚至高于南阳平均水平。 年发的一条百家号动态这就是工业化下的流动中国在老家留下的时代印记,它影响着千万人生活状态和人生轨迹,而自己就是这一大潮中极为渺小的一员。作为百万游子中的一员,方城烩面的味道已经不再简单的是一种家乡美食了,它既是逢年过节归乡后必定要呼朋唤友去饱餐一顿的重要仪式,更是一种在外苦寻不得、得而大喜的故乡温情。想家了,又能怎么办呢,在外再久,那颗胃终究还是家乡的胃,面食带来的愉悦、烩面带来的回忆,都是无法替代的。 四、方城烩面的未来之路:摆脱内卷,走向全国 对于数千家街头巷尾的烩面馆来说,一个面馆解决了全家营生,虽然辛苦,但是做得好的话小康乃至致富都不成问题。但是放在全县来看,一方面是过度竞争、整体利润受限,另一方面是全靠内循环、行业天花板不高,表面兴盛下却也有可持续发展之忧。 在这种情况下,一是馆子走出去:现在全国各地很多面馆都已经开始兼营烩面,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是多年来河南烩面走向全国的成果,但是专营且正宗的馆子少、方城人出去经营的似乎更是凤毛麟角。有种说法,最正宗的方城烩面离不开方城本土的小麦、本地的辣椒和方城母亲河的潘河水,哪怕有道理,这也只是技术问题,馆子成体系走出去,总体来说还是地方推广和外地市场的问题。技术问题可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解决,恐怕不构成不走出去的理由。这方面沙县小吃等类似区域性小吃品牌的“走出去”经验值得学习,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力量配合很重要。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专门研究,仅泛泛而谈。 年买到过家乡产的正宗羊油辣椒另一条路子,就是烩面走出去。堂吃毕竟受众有限,如果能用工业化手段、流水线作业实现方城烩面的批量生产,就可以迅速扩大方城烩面产业的整体规模,毕竟全国市场才是真正的大市场。尤其是近两年传统方便面的没落,意味着一个升级版的、品质化的方便食品市场逐渐形成,自热小火锅就是一个明证,大家愿意花比传统方便面更多的钱来尝鲜,其中一部分就会转化为一种新的消费惯性。方城烩面也可以把握这一东风,只要产品好,有千万级别在外地的河南老乡帮衬,有十四亿中国人的潜在市场,品质过硬(很难)、营销得力(也很难),就有可能实现方城烩面产业的再造。或许不久的未来,产值上出现县内县外倒挂,也不是不可能。 事实上,方城烩面这几年已经有了工业化的产品,这个自己也是刚刚知道,并且也是写这篇文章的重要缘起和年的一大惊喜,就是竟然无意中买到了方城生产的、口味正宗的袋装方城烩面!!!(然后一切就变了,彻底停不下来买买买的步伐了……) 买到的袋装方城烩面这个要多说一些。首先要承认我是在刷视频消耗生命时被安利的,实在不好意思,定力不强。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当时乍看之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下单买了两份,到货后下锅做了看,个人感觉上竟然可以还原八九成老家烩面的味道,当然不排除里边有“思乡”加成的原因,但是真的很好吃,面片和老家馆子里的一样劲道,羊油也很正宗,8包没忍住3次就吃完了(饭量略大请忽略)…… 吃完后到网上一查,很多平台上竟然都有卖袋装方城烩面,并且貌似有不止一个品牌。保险起见我就又在某东上买了一份同一品牌的产品,也就是这时候才发现,原来上次自己买的是“实惠装”,因为还有“豪华版”的,比之前的多了羊骨原汤包和羊肉料包,买下来一份要差不多20元!!!好吧,是我狭隘了,一下次提升了我方便食品消费价格的承受阈值。口味正宗,价格略贵,但是物有所值,真的是一件大喜事! 网络图片,侵权必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3月方城县委、县政府为在武汉战“疫”的河南援鄂医疗队送去了件盒装方城烩面,让全体医护人员品尝到家乡的面食美味,这可绝对是全体方城人的骄傲。 支持老家烩面走出来,为老家的发展点赞! 部分参考文献: 1、《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2、《河南统计年鉴》 3、《南阳统计年鉴/》 4、河南省人民政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xw/11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厨房必备,10种调料使用秘诀,看完后别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