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一比较后,才发现日本人那么喜欢l
来源:日本设计小站 ID:japandsign 说起这个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从很早之前开始,日本就一直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与中华文化有着同宗同源的关系。 然而当我们细看日本民族文化的时候,却又发现了一些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发展差异。 这些“截然不同”都表现在哪里?今天日站君就来给大家说说这些有趣的差异和原因。 PARTA 做“加法”的中国 做“减法”的日本 先从料理开始说起吧! 首先,料理不是单纯的做饭,而是一门艺术,是匠人精神的体现。 中餐喜用丰富的烹饪方式,对食材的加工方式也是纷繁复杂,善于加味,胡椒、辣椒、花椒,葱姜蒜等等一应俱全,为求菜肴呈现更佳的效果,讲求色香味俱全,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崇尚做“加法”的艺术。比如: 四川名菜:麻婆豆腐 所用香料和调味料种类繁多 鲜艳的红色直击味蕾 ▼ 福建名菜:佛跳墙 光菜的原料有几十种之多 (此处省略一万种配料) ▼ 苏州名菜:松鼠桂鱼 不用多说 看样子就知道少不了食材和加料 ▼ 中国人总体喜欢热烈,注重色彩、造型和调味上的冲击。 强烈的色彩突出调料的丰富,厚重的味道冲击味觉的体验,这便是所谓的善于做“加法”。 日本料理则崇尚一切从简的素雅审美。 保留菜汁、鱼虾的鲜美,使最原始的味道不被破坏,凸显原味,从简从空,回归本质淳朴的最初,崇尚做“减法”的艺术。 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制作的寿司 ▼ 日本天妇罗大师早乙女哲哉制作的天妇罗 ▼ 日本米其林三星餐厅(えさき) 提供来自日本各地的日常蔬菜 突出了日本料理在处理食物上的精细 ▼ 日本米其林三星餐厅神田(かんだ)的现做料理 ▼ 日本米其林三星餐厅鮨水谷(よしたけ) 崇尚自然之味 以品尝食材原味为大前提 因此在时令选材方面尤为讲究 ▼ 日本料理在精细、朴素美感和 回归食材本味的方面做到了极致 ▼ 就连用餐的先后次序都是有讲究的,为的是让嘴里的食感慢慢积累起来。 他们认为,吃得到不过度调味的食材,是对食物的尊重。 很多日料餐厅,每一道料理都秉持原汁原味的料理方式,没有多余的调味,因此可以品尝到食材最真实的口感香醇。 当然对于中日用料和对于烹饪食材的习惯,究其深因,与两国自然地理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喜好下重料,有很大原因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导致新鲜食材难以第一时间运送到,所以习惯了用大火和加大料的方式处理食物。 日本属于岛国,四处为海,坐拥大量海里的新鲜食材,所以也更偏向于用清淡方式处理食材,还原食物本味,这也是他们所追崇的“道”。 PARTB 如果从日本现代建筑上来看 也是能发现这些规律! 日本现代的建筑,都偏爱外表简洁,装饰少,尤其是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广泛,喜欢体块模块化,简单的几何形体做体块给人一种安宁、干净的感觉。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的水之教堂 透过建筑物与「水、光、绿、风」 等自然界要素相衔接 逐渐地净化身心和思绪 ▼ 塚田眞樹子设计的隧道建筑 (ExquisitTunnlHous ByMakikoTsukada) ▼ 日本街头民居建筑 ▼ 京都的MukoBuilding ▼ 黑与白的极简建筑 ▼ 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在曾经的一次采访中说道:“看着20世纪那些由混凝土和钢筋建造的华丽建筑,生物会忘记生老病死,忘记了死亡就会失去对自然的敬畏。” 无论是安藤忠雄,还是隈研吾,他们都十分欣赏并专注于有着朴素美感、充满盎然禅意的建筑作品。 “我们的欲望希望我们把建筑物从周围环境中分割出来,我们忘记了建筑的本意是让我们容身、居住得更舒服,但我们却一味将建筑当成‘物’,在其身上画满各种符号,直至将我们自身淹没。”——隈研吾 PARTC 无印良品MUJI的“性冷淡” 能够席卷全球又是为什么呢? 来看看近几年最受欢迎的MUJI吧 MUJI风格起源于日本 本身却是以“无品牌”这一独创概念营销全世界 其含义为无品牌的商品 ▼ MUJI的商品以素雅为主 没有多余的色彩 却是最让我们人体舒适的颜色 与其说MUJI无品牌 还不如说他介绍了一种新的日式生活美学 让我们更贴近自然 ▼ 在追求个性和奢侈的年代 MUJI风格刻意反其道而行 简洁素朴中内蕴芳华、审慎中体现生活姿态 舒适的棉麻面料,简约的版型,朴素的颜色 ▼ MUJI风格的简练素朴不仅仅是朴素 其中更蕴含了超越豪华的魅力 ▼ MUJI风格因其以人为本,注重实用 而崇尚简洁质朴的设计理念让很多渴望 回归纯朴的都市年轻人找到解读家的最好形式 受到大多数都市年轻群体消费者青睐 ▼ 原木的质感简洁的线条无多余的摆设 但整体空间却温馨舒适 是MUJI风格给大多数人的印象 ▼ MUJI风的家 具象是原木是白色是收纳 抽象是自然是简单是纯粹 ▼ 日本茶道大师木村宗慎曾说: “(日本)文化从别处酝酿产生,途径各国最后传入日本。 所以可以说,我们(日本)是世界的尽头。 因此,文化于这里沉淀下来,我们能进行的,便是进行深入的垂直挖掘。” 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让我们看到了现在的日本。 第一个原因是:从二战日本战败投降后,面对战败,日本人原本固有的价值观在一夜之间崩溃。 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陷入恐慌和迷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迫切需要对自己的文化进行重新定位,日本开始大量引进西方科技与文化,又将其合二为一的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第二个原因是:日本人从古代就一直在推崇“匠人之道”,至今依然坚持着这样的“道”,这也是让日本社会重新恢复生机,甚至把任何一件事都能够做到极致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结合以上两点,最终简单解释为八个字:至始至终;回归本质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yc/2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研究与应用解读精油的功效性和安全性
- 下一篇文章: 年7月15日白胡椒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