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国总量90%的海南胡椒产业如何破解大而不强?■海垦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明月

六月下旬,胡椒正式进入采摘季节。走进海垦热作产业集团东昌胡椒种植基地,一片片相连的胡椒林看不见边,红色、黄色、青色的果实挂满枝头,种植户们正忙碌地采摘胡椒。

垦区农户在采摘胡椒。林宝华摄

“以前一斤胡椒能卖到四五十元,现在只能卖十几元。”种植户符永存告诉记者,受气候和病虫害的影响,今年胡椒产量远不如去年,预计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二,希望今年能卖出个好价钱。

作为曾经的“王牌产业”,胡椒近年来受国际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持续低迷,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导致效益进一步下降,产业发展受阻,部分产区甚至出现弃管丢荒现象。

海南胡椒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海垦热作产业集团联合中国经济信息社海南经济研究中心举办了“技术提升价值挖掘”——胡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沙龙,业内专家围绕胡椒价值挖掘及研发、产业话语权与影响力提升、生产加工技术及工艺、产业链建设与完善等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为海南胡椒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想法。

优势产品价值高市场潜力大

胡椒被业界称为“香料之王”,药用和食用价值极高,经济效益突出,民间广泛流传“一金二银三胡椒”的说法。

记者了解到,胡椒作为海南重要热带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达33万亩,产量4万吨,占全国90%以上,是海南省农业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从全球来看,与世界其他国家主要出产黑胡椒不同,中国以出产白胡椒为主,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3,海南又是全球白胡椒的主要产区。

多位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与餐饮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胡椒市场在未来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

海垦胡椒种植基地。海垦热作产业集团供图

“胡椒是大宗调料品种,在全球8大调料中位居第5位。”海南大学教授、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院长柯佑鹏介绍,全球胡椒年产量60多万吨,贸易量50万吨左右,超过80%用于出口,而我国每年胡椒的需求量为7-9万吨,国内产量仅有4万吨左右,市场需求空间大。

近年来,国内胡椒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开发。在胡椒药用价值挖掘及研发方面,国医大师、医院原院长林天东指出,中国传统医学一直都有“药食同源”的理念,胡椒药用和食用价值极大。海南出产的胡椒,香中带辣,温中散寒,是胡椒的上等之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蓝程也认为,胡椒的活性成分较多,医学研究价值极大。

其他专家学者也纷纷表示,胡椒发展潜力大,不仅具有食用价值,在添加剂、化妆品、医药和工业等领域也有经济价值。此外,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区位优势,种植的胡椒品质高、香味独特,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

困境产业“小散弱”话语权不足

“海南农垦现有胡椒种植面积约9.万亩,总产量约1.17万吨,占全国胡椒产量27%左右,是我国胡椒主要的生产种植基地。”海垦热作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豫坦言,尽管该集团在胡椒产业资源整合、品牌打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海垦乃至海南省胡椒产业仍面临散而小、胡椒品种有待优化、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特色挖掘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话语权弱、研发深度有限等问题。

不仅如此,目前海南胡椒主要是作坊式加工,生产组织化程度极低,导致产品品质难以保证,环境污染治理成本高。

海垦东昌胡椒加工厂里,工人利用现代化的胡椒环保生产线加工作业。刘家宋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胡椒研究中心主任杨建峰指出,在原料供应方面,海南连续种植20年以上的胡椒园超过50%,40年以上的超过10%,连作障碍逐步显现。传统种植需工多、劳动强度大,效益和增收空间受到挤压。未来,谁来种植、谁来采收等问题将日益凸显。

在沙龙活动上,展示了海垦“昌农”胡椒粉、胡椒酱、胡椒饼干、胡椒汤底料包、胡椒足浴包等一系列胡椒精深加工产品。尽管如此,专家们仍表示,海南作为中国胡椒产业种、产、销大省,市场仍以白胡椒为主,初加工产品单一,深加工产品涉及领域不够广等现象亟待解决。

“从全球格局来看,我国胡椒产业仍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国内胡椒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左右,胡椒产业话语权不高。”柯佑鹏说。

海南是胡椒种植大省,未来如何利用好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RCEP红利,逐步打造成胡椒交易聚集地,值得深思。

破题借政策东风走创新之路

百姓的期盼,产业发展的呼声,得到了海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期,省农业农村厅出台的《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将胡椒列为全省重点扶持的17个产业之一,并指出要加快推进培育农业全产业链,为海南胡椒产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要用好金融活水,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依法合规投向海南胡椒产业,为企业和项目提供长期发展资金。”相关金融机构参会代表建议,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海南胡椒产业需要强链、延链、补链,走一条精深加工反哺种植,做强加工带动销售的发展之路。

杨建峰认为,要根据当前农业产业实际,通过科技创新实施产业链机械化,高效生产,增强与东南亚主产国在原料生产端的竞争优势,将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优质胡椒原料生产基地、高附加产品加工基地和期货交易中心。

针对生产加工技术及工艺,农业农村部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申琳表示,要降低海南胡椒品种单一的风险,可通过小分子诱导技术,绕开传统的杀菌防病治病环节探寻植物病害新型防控体系。林天东则建议,跨界、融合、创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业务新增长点,未来的产品设计要符合年轻人的喜好。

作为海南胡椒的重要产地,海南农垦在全省胡椒市场“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海垦热作产业集团在海南全省胡椒主产区建设了占地45亩的胡椒加工厂房,配套建设仓库、冷库和物流设施。为提升加工脱皮技术和解决产业环保问题,该集团引进了新型胡椒环保脱皮加工生产线、黑胡椒加工生产线、白胡椒烘干、筛选、包装生产线,改变了传统胡椒主要以水浸泡脱皮方式并解决了水污染和环境污染问题。

“下一步,海垦热作产业集团将继续聚焦胡椒精深加工方面,推出高附加值、高认可度的拳头产品,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李豫表示,将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发力转型,科研机构提供科技助力等举措,共同打造产学研一体的全产业发展链,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描绘更多的胡椒新“钱”景。

声明:转载或者引用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sy/1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