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料也能治腹泻?——胡椒粉治疗虚寒泄泻验案一则

发现这个白胡椒粉治疗泄泻的作用,而且是非常好的效果,也是偶然。但是这个案例,却很有启发:一是脾虚寒的腹泻,只要是温里药,都会有作用,可以斟酌选用,不一定拘泥于理中汤,所以张仲景讲“宜服理中四逆辈”;二是临床医者,思路要开阔,不能为“药物”所束缚,运用得当,厨房的东西,也可以新手拈来。

之前发的文章,谈到仁者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自己的虚寒腹泻(水泻),一服而愈,效果很好。但是愈后还是容易复发,稍微受点儿寒之类的,容易犯,犯的时候,觉得小肚子老是阴寒的感觉。

由于屡治不断根,细细思量,觉得是不是有陈寒痼冷在肠间,宜先取去?就准备用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中的温脾汤,取温下法,把陈寒痼冷给去掉。方用干姜15、党参15、附子10、肉桂5、炙甘草8、厚朴10、大黄10。1月3号晚上晚饭前喝了一次,之所以饭前服,是希望药能够直达下焦起作用。

第二天早起,竟然没有通下,大便反而好像还有点儿干了,再喝一次。早饭后解了一点儿稀便。肚子一直不怎么舒服,没敢再用。下午开始,又有水样便了。当时认为可能是上午的大黄的作用,所以没有管它。后来又是连续拉,水样便(仁者按:这次虽然温脾汤效果不好,可能一方面是判断有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剂量的把握有一定问题,原方干姜附子肉桂厚朴与大黄的比例是五比一。但是用温脾汤治疗虚寒性质的顽固泄泻,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尤其是多种方法无法取效的情况之下)。

晚饭的时候就想着加点儿胡椒粉在粥(每天晚上基本上就是白米粥)里面,胡椒能够温里,或许能好一点,当时并没有想用它来止泻,它能温里,可能会对虚寒腹泻有帮助,只是这么想的。但是放的时候,一不小心,放多了,胡椒粉拌倒饭里,辣的没法吃,硬吃了两口,胃里辣的受不了。连饭倒掉一半,再加点儿饭,拌一拌吃了。

没想到,吃完就感觉一股热流通到了腿上,整个人比较暖和。完了不久大便一次,也不再是水了,成稀便了。算是有好转啊。

之后就早早睡了。但是没睡多久,还是不行,水样便继续了。这回不敢大意了,显然,早上的大黄,药效不可能延续到现在。必须用药了。于是还是老办法,附子理中汤,党参干姜白术15克,附子12克,炙草10克。就是之前疗效甚佳的剂量。喝完还是不行,又拉一次。当时觉得是药没熬好,时间熬太短。过了一会儿又熬了一次,稍微好点儿,后来睡到接近四点,不行,又起来拉了一次。又熬药,五点多再喝一次,稍微好点儿了。

从1月4日早上到1月5日早起,拉了十次。吃了早饭继续喝附子理中汤,还是有拉稀,又拉了两次。也就是说,附子理中汤也没能完全止泻。

中午吃午饭,考虑到昨晚胡椒粉事件,准备还是用这个方法试试。就在白米粥里面加了不少的胡椒粉,量的把握,就是口感觉得辣,但是可以忍受,吃完不至于特别难受(这个判断方法,就是前天《判断理中汤等方剂中干姜用量的简易方法》中的办法),吃完之后,就没再拉。下午到晚上也没再拉。

从这次的经历,可以看出来,胡椒温里的作用很强。甚至是比普通剂量的理中汤、附子理中汤还要强,对于这种脾虚寒导致的腹泻、水泻,有很好的止泻作用,在手边没有药的情况下,可以用来救急。

实际上,之所以会想到用胡椒,也是来源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记载一案例:“赵姓媪,年近五旬,忽然昏倒不语,呼吸之气大有滞碍,几不能息,其脉微弱而迟。询其生平,身体羸弱,甚畏寒凉,恒觉胸中满闷,且时常短气。即其素日资禀及现时病状以互戡病情,其为大气下陷兼寒饮结胸无疑。然此时情势将成痰厥,住在乡村取药无及,遂急用胡椒二钱捣碎煎两三沸,澄取清汤灌下。须臾胸中作响,呼吸顿形顺利。”后来再用升陷汤收全功。

从这个案例来看,胡椒对于内有寒饮,效果非常好。而且书中记载此类案例,不少于三处。且张锡纯谆谆反复告诫,胡椒一定要用新鲜的,药房的胡椒很多是陈的,效果不佳,最好就是在调料铺买的。而胡椒粉来讲,又必须用白胡椒粉,因为黑胡椒粉里面有果皮的杂质,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这个办法,仁者还推荐给一个虚寒腹泻迁延不愈的病友,她用过一次,效果也很不错。

但是这个胡椒粉,用多了,感觉有点儿伤阴,因此,不宜常服,应中病即止。

说到调料治病,仁者其实还有一次体验。一六年春节,仁者从老家返京,途径山西,路上早起去黄河壶口看冰瀑,穿的有点儿少了可能,寒邪又直中到太阴了。早饭后到王家大院,就觉得肚子胀痛难受,中午不想吃饭,就喝了一点儿小米粥,下午腹胀痛更甚,一直都是强忍着。晚上到了饭店,火锅,根本就不想吃饭,后来就是找店家,拿了很多花椒、生姜,然后煮了点儿面条,晚上睡一觉,第二天起来,肚子就不疼了。这个呢,是仿大建中汤的方义(花椒,生姜代干姜,面条代党参)。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为快乐之本!随手转发,可以帮到更多需要的人。

赞赏

人赞赏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uanbaib.com/hjtp/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