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件比黄金还贵重的东西,皇帝用它来发
官吏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和根基,是国家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再加上古代最大的理想是追求完美,但到了明代,做官却很危险,最痛苦的是洪武年间,收了二十两银钱去皮充草,再过了永乐年,到了明嘉靖年,连基本的工资待遇都很差,有时甚至连俸禄都拿不到。 明朝宣宗时期,由于官府财力不足,开了以物补饷的先河。明宣宗把辣椒、苏木当作银两,赐给官员俸禄。但好意的是,明宣宗也有良心,只拿了一点胡椒作为俸禄。但至明中期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立即将全部俸禄换算为胡椒,实行的是“胡椒苏木折俸制”,使众多官吏陷于困境。 元末,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知道贪官污吏的危害,因此他当政期间,对官吏严加压榨,不但年假少,俸禄极低。一人只有80石米,按当时的米价算,是RMB,但万两银子,九品官最少,一个月也不到石。 但老冯却绝对不允许有官员受贿,但凡在20两银两以上的,一律斩首。也许老冯当政时期对官吏的压榨太过严重,后半期官吏受贿的情况屡见不鲜,再加上党派纷争,又有厂卫组织一伙,造成明代官吏不受贿,基本上就种不上自己的命。 而且情况还不算最严重,年,明朝万历皇帝刚刚即位。张居正当上了丞相,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行“胡椒苏木俸制”,用胡椒和苏木代替俸禄,当时的俸禄是一斤胡椒一百贯,一斤苏木五十贯,按照这个标准来换算俸禄。 先说明一下,古代的胡椒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调味品,由于其产地在塞北,中华无法种植,所以只能靠买卖来获取。需求很高,当然,会导致辣椒价格上涨。早在万历时期,财政资金短缺,但却积累了许多外国贡椒。 想着明宣宗时期的经历,张居正便索性拿出胡椒苏木全部替代俸禄发放。一是缓解政治危机,二是清理财政上的多余库存。但这一点却是苦了一众官吏,假若以米为俸禄,最少也能煮食,但用胡椒代替俸禄,一不能吃二不能用。 买了还会因为总金额太大而导致价格暴跌,最终吃苦的或者这样的官员。经常被收买纳贿的官吏当然不在乎这些,他们有额外的好处,也不在乎这点俸禄。然而这些明溪却是苦不堪言,本来就没有自有资金,唯一的俸禄也被换成了胡椒,完全断了他的固定收入。 因此在“胡椒苏木俸禄制度”推行不久,便会有一位名叫童立本的明溪上吊自杀,其缘故是没有俸禄就吃不起饭。因为童立本是高拱一派,所以高拱和门生们聚集在童立本的葬礼上,商量如何对付张居正。谁知张居正来了一次就一网打尽了,他嘱咐人去童立本的葬礼放火,然后诬陷高拱等人非法聚众,放火不当。 其结果就是张居正取得节节胜利,将高拱彻底铲除。目地早就看清了自己,张居正也取消了“胡椒苏木俸制”,原来这一切都是张居正专设的一局,目地就是把高拱党人打个水落石出,而童立本只在其中一盘棋盘上,连死都没死。 但必须承认的是,在明代,辣椒确实是非常昂贵的,如果没有“苏木俸制辣椒”,那么明代辣椒甚至比黄金还要贵。现代胡椒才越来越物美价廉,不仅可以进口,还可以在我国栽种。但张居正机敏的政冶判断,使他运用胡椒排除万难,把万历年间的朝廷实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愧是一代丞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xw/11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村山坡上的这种树木,叫做山胡椒美味可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