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至,拿什么来填饱你肚子里的菌菌
今天是冬至。毕竟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大家都隆重其事,所以一大早小欧的办公室就沸腾起来,热烈讨论晚餐该吃什么才算是过冬。无论是北方的“饺子派”还是南方的“汤圆派”都在努力科普家乡历史,而向来讲究传统习俗的潮汕小伙伴则淡定表示:想吃啥,就吃啥,木有指定食材。当然,大家对滋补暖身类的美食,比如说人参乌鸡煲、胡椒羊肉汤、腊肉糯米饭是毫无抗拒力。 可是,在这么大冷的季节里究竟吃什么才合适的问题,在科学家眼中看来,跟肠道菌群也扯上关系呢!我们日常选择食物的行为可能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摄入的食物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状态,而肠道菌群的变化也会影响我们对于食物的选择。 在近期发表于《PLosBiology》的一篇文章中,Ribeiro和他的同事揭示了细菌影响果蝇摄食选择的机制。研究人员先把果蝇分成三组,分别用全营养液、缺乏必须氨基酸的营养液,以及选择性缺乏某种必须氨基酸的营养液,去喂食这些果蝇。让它们“饿”了72小时之后,所有果蝇都被喂食了正常含糖的溶液和富含蛋白的酵母。结果发现:饮食缺乏任何单一氨基酸的两个小组的果蝇对酵母食量大增,及时弥补失去的营养。此外还发现,有两种细菌对果蝇胃口的影响尤为明显:醋酸菌和乳酸菌。增加这两种细菌可以抑制果蝇的蛋白质摄入,同时增加对糖的需求。这说明一些特定的肠道菌群可以帮助动物宿主监测它们缺乏哪种营养物质,并准确地反映出宿主需要摄入的量。 由此可见,你选择食物的行为可能是那些寄居在肠道里的小客人——肠道菌群真正决定我们“冬天吃什么”的“决策者”,是它们告诉大脑,你的食物中缺少了什么,应该摄入多少此类营养物质。而且,它们为了适应季节环境的变化而一起变化,换句话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肠道菌群的种类也是不一样! 此前,在河北省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就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他们找来20个健康的年轻男女,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定量测试了他们粪便中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的数量,发现了重要的变化规律:两种细菌数值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动规律,其中双歧杆菌秋季最高,大肠杆菌夏季最高。 研究菌群季节变化的规律有啥用啊?不仅可以进一步找出肠道传染病原因,更重要的是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双歧杆菌的数量,作为肠道优势菌群之一,被认为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性细菌,该菌数量的增减与人体的健康密切关系。 结论:试食FOS后,有益菌双歧杆菌明显增加,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减少,FOS可以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环境 *资料来源:欧力多低聚果糖功能试验报告——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 除了可以增殖菌群,还可以润肠通便,让今年的冬至,吃吃吃也无负担: 结论:FOS可有效治疗功能性便秘 *资料来源:全国肠内肠外营养学术会议论文集 随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不同季节饮食结构的变化可导致肠道菌群功能的相应变化,进而影响到肠道菌群组成。 但无论怎么变,小欧初心未变,与您一起携手过冬,愿您身体健康!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xw/1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特产攻略丨来大连剁手也要买的特产,本地人
- 下一篇文章: 黑龙江工商学院食堂三楼美食一场胡椒与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