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王IPO红白汤江湖新秀阿尔法工场
在一片“红白汤”江湖中,捞王走出了自己的路,但却没有足够说服市场的扩张能力。 作者 姚莎陈成 “吃不到一起的人,会不会也不合适在一起?”在男朋友表白的那天,网友“我们都饿了”这样煞风景地问道。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们都是火锅爱好者,但一个是无辣不欢的成都妹子,一个是坚决站清汤锅底,吃涮物本身味道的广东靓仔,以至于在吃火锅这件事上,两人从未携手成功过。 而这种口味之别,不只情侣,每一张火锅桌上都是如此。 为了调和众口,现在的火锅往往红白汤不分家,一个鸳鸯锅不知解决了多少情侣的争议。大众熟知的海底捞、呷哺呷哺都是如此。 然而在一片“红白逐渐融合”的江湖里,粤式猪肚鸡火锅品牌捞王,却反其道而行,旗帜鲜明地主打“白汤养生派”,并以此冲刺IPO(9月1日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研读捞王的招股书发现,其在定位、门店区域分布、大众认知等方面,和呷哺呷哺旗下的湊湊火锅多有相似之处。 如下图,两家都定位中高端,客单价明显高于海底捞;也因此,两家的门店在消费水平较高的江浙沪地区,都分布相对密集。 基于如此高的相似度,本文将以“红白汤”都抓的湊湊为蓝本,来分析主打白汤的捞王,在赛道以及经营模型上的确定性。 01用户画像是年轻人,但他们买账吗? 数据显示,年国内火锅消费者中,18-30岁的年轻群体,占到了58.2%。这样的目标群体画像,使得对火锅赛道来说,如何吸引、占领年轻用户的心智成为重中之重。 比如,湊湊创始人张经纬曾在多次采访中强调,湊湊的很多设计就是针对年轻女性的。捞王也在招股书中提到:“我们极为重视品牌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播。” 不过,要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上,赢得年轻人的心,不是那么容易的。为了最大化拥抱年轻人,各品牌从摆盘、口味到IP营销,Battle不断。 对极其重视社交,“如果做了一件事却不分享出来,那为什么要做?”的年轻一代来说,店面氛围和菜品颜值,在第一印象上决定着,其是否有在年轻人中“爆”的潜质。 在这一方面,湊湊目前有着不错的表现。 比如,网友“徐敏(化名)”分享表示,因为拍照好看、每次发朋友圈总能收获一大堆点赞等体验,她短短一个月内,拉着男友去了三次湊湊蓝色港湾店。 和徐敏一样,热衷于去湊湊打卡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平台,随处可见美食攻略分享。而凭借网红店气质,湊湊可谓逐步打入了年轻一代社交领域。 捞王无疑也在朝着这个方向使力,发光绣球豆腐、现采现吃的蔬菜、特色丸子类的摆盘等,煞费苦心。但略显一般的拍照效果,让其在自主传播上似乎不尽人意。 以小红书为例,2万+关于捞王的日记,大多并非打卡拍照分享,纯粹是“喝汤星人”的喝汤心得梳理。而其他社交类平台,更是鲜少有打卡捞王的自来水安利。 当然,“颜值”只是表象,如果口味抗打,也能大大弥补颜值不足的问题,吸引并留住年轻人。 拿凑凑来说,其当初“火锅+茶憩”跨品类结合的产品定位,戳中了年轻群体的消费偏好。比如,网红产品大红袍奶茶自推出后,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且这一爆款单品,还拉高了门店整体的客单价。据年1月静默期路演会议记录,湊湊茶饮业务的收入,已占比总营收近20%。 捞王用以走差异化路线的主品类——胡椒猪肚鸡,在养生、八小时熬制的健康定位下,也获得了不少人喜爱。像除了上述“喝汤星人”一般三碗打底的迷恋,大众点评上多地捞王店铺的评分,都在4.8分及以上。 但以清淡喝汤“白汤”口味为主,红汤不显的特色——据调研,捞王的麻辣锅存在感不仅较低,口感和评价也一般,却也局限了品牌的受众范围。比如,文章开头小情侣的矛盾就很难调和。而这样一来,又怎么能让荷尔蒙爆棚的年轻人买账呢? 对餐饮企业来说,赛道品类的大方向一旦定下来,为了稳定性的考虑,忌讳短期内调整调性,由此捞王在口味上很难有所突破。如此来看,要想品牌被更多年轻人接受,还需其他方式的破圈。 目前,通过漫画、卡通形象、表情包等方式,自创IP,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成为餐饮品牌破圈的新选择。 以九毛九为例,其旗下的强势品牌太二,围绕“小二哥”形象,在网路平台推出了系列漫画推广,同时太二的各门店,也随处可见漫画形象,让门店本身自带网红风气质,引得不少年轻消费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yc/11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揭秘它是文玩是香料你却不知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