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pf.39.net/bdfzj/140110/4324718.html

隔胡椒灸

概念

隔胡椒灸是将白胡椒研为细末,加少许面粉和水调作药饼。施灸时,将胡椒药饼铺敷于施灸部位,药饼中心凹陷内一般放置药末(丁香、肉桂、麝香等)以加强疗效,上置艾炷灸之的一种灸法。

灸前准备

大艾炷,白胡椒,白面粉,水,丁香,肉桂,麝香,镊子,火柴,线香,灰盒,甲紫等。

施灸法

将白胡椒研为细末,加少许面粉和水调作药饼,厚5mm、直径2cm,中央按成凹陷。施灸时,将胡椒药饼铺敷于施灸部位,药饼中心凹陷内一般放置适量的药末(丁香、肉桂、麝香等)以加强疗效,上置艾炷,用线香点燃施灸,换艾炷不换胡椒饼,灸7?9壮,以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度,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或取白胡椒适量,研为细末,敷于穴位上,胶布固定,敷贴穴位上。如敷贴大椎能治疗疟疾。

适应证

隔胡椒灸法有温中散寒,活血通经止痛的作用。故本灸法主要用于胃寒呕吐、腹痛、腹泻、风湿痹痛及局部麻木不仁等病证的治疗。

注意事项

(1)胡椒饼的厚薄,宜根据部位和病证而制作。(2)如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水泡时,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以甲紫。(3)灸后宜暂避风吹,或以干毛巾敷之轻揉,使其汗孔闭合,以利恢复。

按语

胡椒,别名味履支、浮椒、玉椒。归胃、脾、肾、肝、肺、大肠经。有温中散气、下气止痛、止泻、开胃、解毒之功。白胡椒是胡椒的果实生长成熟后,其外皮完全变成红色时采收,先脱皮再晒干,表面为灰白色,故名白胡椒。现代药理研究,白胡椒主要成分含胡椒碱、胡椒脂碱、胡椒新碱,挥发油含向日葵素、二氢葛缕醇、氧化石竹烯、隐品酮、及反-松香芹醇等。果实含胡椒碱约5%?9%,其中有胡椒林碱、胡椒油碱A、B、C。由胡椒油树脂中分得胡椒新碱。从白胡椒中分出五种酚性酰胺化合物可做食用抗氧剂。果实尚含挥发油,白胡椒约0.8%;油中主要为胡椒醛、二氢香芹醇、β-石竹烯、氧化石竹烯、d-苧烯及隐品酮等。所以白胡椒具有温中散寒,活血通经止痛的作用。所以隔胡椒灸对胃寒呕吐、腹痛、腹泻、风湿痹痛及局部麻木不仁等病证均可采用。

○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yc/7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