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应以科学为引领盆景产业
目前而言“去产能、调结构”是各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盆景产业也是如此。就山东、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广西,四川、安徽、北京、东北多地区存在盆景基处材料种植量大、产品结构不合理,乱象丛生现象。比如前几年黑松和罗汉松,市场价格好,许多人就跟风种植。我们去山东的时候,据他们介绍有的仅黑松这一品种就种植了五万到十万株不等。我一个老师去山东临沂和枣庄一带听说小黑松数量几乎达上亿株,按目前国内市场需求八至十年年都未必销售掉。前不久为了根雕的事情我们去了福建、江西等地,哪里罗汉松小苗种植量很大,各位盆友也知道,干径十厘米的在年前年前可以卖到三千至八千元,现在只卖两三百元。虽然黑松、罗汉松是主流盆景树种,但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一旦销售速度跟不上,后期由于成本原因致使养护管理跟不上,这些盆景素材就会成为废料,既不能做盆景,也不能作绿化苗木。一些业者开始担忧。 专家认为,我们应充分考虑盆景生产周期和盆景市场预期之间的关系。最初种植的产品,几年、十几年后是否还有市场,是否还具有当初的价值,需要打个问号。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增加人工成本,最后产品是否还有竞争力,同样要打个问号。我有个老师96年前到日本,当时日本五针松价格非常便宜,就是由于无序生产造成的。企业要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产品梯度,科学栽培,加速生产,这样才有竞争力。 近几年,日本盆景大量进入中国,对国内盆景市场产生了冲击。由于日本盆景产业发展较早,有许多培育了上百年的优质盆景可以提供上市销售,再加上受到本国经济萧条的影响,盆景价格降低,因此购买者很多。国内有关学者说:虽然日本盆景市场很火,其他人不跟风。也就是我们在盆景制作中,体现中国盆景的灵魂和特色。 目前,国内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盆景研究单位,很多盆景人过于追求技法,植物学知识较薄弱。比如盆景树种过于单一,一直难以突破。其实盆景材料很多,专家也说多目前做盆景的材料应该多种。大家在国内的各个盆景展上,往往不超过三四十个树种。不过,目前有一些盆景人也开始尝试新树种的应用,比如对节白蜡、胡椒木、博兰、寿娘子、红枫、和一些红木类根等。有关学者也说过,大家应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必定本土气候和环境比较适宜。在贵州和云南,曾有人用当地的黄杨、高山柏、清香木、栒子木制作盆景,东北用红豆杉,安徽用黄山松,皖北还有用果树,这些本人感觉得非常值得推广。 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是目前盆景行业面临的又一个头疼的问题。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盆景制作仍停留在师徒技艺传承层面。以山东为例,盆景专业技术人员仅占盆景从业人员的3.5%,还有的说,盆景还不如蔬菜大棚。实现盆景人才产业化,提升盆景从业者的文化素养和园艺知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推进盆景产业化、科学化是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区域、技术、资金优势,孤木难成林有这样一个作品启发了我们,我们是不是应该抱团发展,分类发展、科学化、取长补短,避免恶性竞争,这样才能做强、做大盆景产业。 注: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难免有很多不妥之处还敬请各位盆友不吝斧正,再次谢谢大家对盆景艺一如既往的支持。 特别推荐★年仅29岁牺牲的杨开慧烈士之墓,儿子儿媳相伴左右 ●偶遇盆景来几句 ●从古至今在院落盆景艺术至关重要 ●岭南盆景艺术大师罗汉生 ●盆景艺术需老老实实继承传统要实实在在创新弘扬 ◆清宫旧藏的人工盆景 ◆精品盆景的特征分析 ■创作与画意和画理 ■基于生态理念建盆景园 ●打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生态休闲盆景园 ●关于盆景的“意境”和鉴赏标准 ●朽木盆景制作 禅向書香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uanbaib.com/hjtp/2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季必备除虫菊清香木的简单养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