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zhe

惊蛰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的意思是说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气温升高才是使各种昆虫和动物复苏的主要原因。

惊蛰的气候特点

______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我国古代将惊蜇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指出此时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开始惊醒,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与别的节气相比,惊蛰时的气温回升是全年最快的,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忽高忽低,气压变化较大,气候仍以风寒为主,因为当阴气和阳气进行交流的时候,便会出现风,尤其初春,更是多风。

惊蛰的养生调理

______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起居养生

______

惊蛰仍是农历正月,仍在春季,《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所以此时的睡眠仍要遵循“晚睡早起,与日俱兴”的原则。太阳出来的时候起床,洗漱完毕,在空气清新的地方散步缓行,以使志生,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一日之计在于晨。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因此不宜马上脱去棉衣,要坚持“春捂”,特别是老年人、患有风湿病、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人,要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避免受凉加重疾病。

饮食养生

______

《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以利阳气生发。人与天地相参,五脏六腑与四季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与春季对应的脏腑和器官是肝、胆、眼睛等。《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恰当的饮食有利于保养我们的肝胆目。脏腑平和之人,可以多食用一些辛甘发散的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香菜、韭菜、洋葱、芥菜、萝卜、豆豉、茼蒿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如果肝气郁结、肝火上炎,出现口干口苦、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目赤肿痛、头面疔疮,则不能吃温热发散的食物,如香菜、韭菜、洋葱、辣椒、青椒、胡椒、花椒等,不要吃油炸烧烤,不要饮酒,可以适当吃些苦瓜、黄瓜、芹菜、菠菜、豆芽、菊花、赤小豆。另外,惊蛰时也应遵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养生原则,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健脾,这些食物包括糯米、黑米、高粱、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

惊蛰若木气过于疏泄,则需收敛木气,以防木气过升过浮。木气过升,雷声阵阵,则人体阳气惊动而上浮,易出现头晕、痘痘、口腔溃疡、咽干痛之类不适,当用酸甘养阴法敛之,效果极好。

______推荐药膳:乌梅固本汤

(乌梅固本汤:乌梅10克,黑豆、绿豆、黄豆各30克,冰糖30克,杏仁10克。煮汤代茶饮)

情志养生

______

惊蛰时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容易发生肝火偏盛。尤其是老年人,易发怒,易发眩晕、中风等疾病。年轻人则因春季阳气骤然上升引动体内热气,如果此时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则易出现长痤疮、怕热出汗等症状。

因此,惊蛰时要重视情志养生,力戒焦躁、抑郁等有害情绪,学会通过发泄和转移的方法使怒气消除,切忌妄动肝火。

运动养生

______

惊蛰过后,自然界呈现复苏之势,人也同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身体各脏器的功能都还未恢复到最佳状态,特别是关节和肌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展,因此此时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应选择走路、慢跑、太极拳等比较和缓的运动方式。

惊蛰时也可练坐功以养生。具体方法是:

①每天清晨,盘腿坐,两手握拳。头顶向左右缓缓转动各4次。

②两肘弯曲,前臂上抬至与胸齐平,手心朝下,十指自然拳曲。两肘关节同时向后顿引,还原,如此反复做30次。

③然后上下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

常练此功法可改善腰脊脾胃蓄积之邪毒、目黄口干、齿鼻出血、头风而肿、喉痹、暴哑、目暗畏光等证。

穴位保健

______

肝俞、胆俞、三阴交、足三里、肩井可补足阳气以健身,顺时养阳春天护肝正当时。

科室简介

我院治未病科秉着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传统中医理念,始终坚持传承与发扬传统中医文化,创新中医干预技术及产品,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结合患者不同的体质特点,予中药内服、中医外治等特色疗法,配合运动、饮食、生活指导等进行体质干预,形成的独具特色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科室技术雄厚,人才梯队配备优良,目前拥有专科医护人员共16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7名,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士4名。现设有健康干预区和中医体质辨识区,遵循“体病一体化”的观点,采取“预测+预防+个体化诊疗+患者参与”的模式,为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提供健康状态辨识、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服务。科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yc/1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