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211224/10114439.html

没有什么比吃一顿火锅更快乐的事情了,如果有,那就两顿。

以热源烧锅,汤水烧开后涮煮各类食材,可以自由选择锅底,边煮边吃。如今,火锅早已遍布大江南北,因为其方便、简单、老少皆宜而成为了大众聚餐的首选。

你知道吗?其实火锅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还有“九宫格”的原型,一起来看看吧~

先秦煮火锅的“鼎”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经开始吃火锅了。不同的是,先秦人用得不是锅,而是鼎,所吃的火锅也不是边涮边吃,而是需要长时间煮食。

这种鼎作为食器,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鼎,放肉食;下层为圆盘,盘内可置炭火,用于温热鼎内食品。

五格濡鼎

《三国志》中记载有一种食器“五熟釜”,釜中分格,可以同时煮几种不同的食物。

汉墓也出土过一件“五格濡鼎”,外观与今天的火锅很相似,器皿的内部被四块隔板和一个圆筒分成了五个独立的区域,用于烹饪不同食物,与现在的“九宫格”火锅有异曲同工之妙。

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到了宋朝,终于出现了“涮火锅”,但是宋人大多涮的不是牛羊肉,而是兔肉,还起了一个文艺的名字叫“拨霞供”。

南宋林洪撰写的《山家清供》食谱中,就介绍了这种火锅,称其为“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做法就是将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胡椒腌制,烧开半锅水后,用筷子夹肉片放入开水中摆熟即可食用。

真正的涮羊肉火锅据说起源于元朝,忽必烈于行军途中为了快速煮熟羊肉,急中生智将羊肉切薄,在沸水中涮熟,后来打仗赢了,这道菜也成了名菜。渐渐传入内地。

到了明清时期,各种香料传入中国,火锅有了更加丰富的口味与种类。清朝时期开始流行“涮羊肉”的吃法,乾隆皇帝还举办过以火锅为主角的“千叟宴”,宴请了几千名老人,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宏大的一次“火锅宴”了。

辣椒自明朝才作为观赏植物传入中国,而如今流行的川渝麻辣火锅,大概起源于晚清之后了。

据推测,麻辣火锅可能诞生于长江沿岸的码头地带。像毛肚、鸭肠之类的动物内脏,最初是富人不吃的东西。码头船夫们将其洗净后,加入辣椒、花椒、姜和蒜等调料后煮熟,诞生了最初的川渝麻辣火锅,后来川渝火锅火遍了中国。

可见,不止现代人爱吃火锅,古人爱吃火锅也是由来已久。不同的是,在古代,想吃火锅,可能得等到冬天或者重大节日,但是今天,火锅已经火遍大江南北,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zz/11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