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带胡椒味,很多农民采挖,却不知它是“养胃草”,不妨认识下

阳春三月,是春季植物生长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大自然万物开始复苏,一片繁荣景象。在田野和林间,花儿渐渐绽放,绿叶纷飞。

随着春天的到来,地球逐渐回暖,天气变得越来越温暖。这种气温的变化对植物生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种子开始发芽,小苗开始生长,茂密的枝叶开始生长。树木和花卉在这个季节里不断地吸收阳光和雨水,为后续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随着这些植物的生长,大自然也变得越来越美丽。因此,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去野外踏青赏春。其实,春季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品尝。而品尝春季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去野外采挖野菜来吃。不信你去农村看看,绝对有很多农民朋友会在野外采挖野菜。

既然说到了野菜,本期笔者就给大家分享一种,这野菜自带胡椒味,很多农民采挖,却不知它是“养胃草”,不妨认识下。

胡椒大家都不陌生,它因为味道辛香,让很多人都十分喜爱,在炖肉的时候添加一点,别提多美味了。那么,除了胡椒有胡椒味之外,其他植物是否还有呢?自然是有的,要知道,胡椒是胡椒科胡椒属的植物,这个科属的植物可不只胡椒一种,还有好几种呢,而这几种植物多多少少都有点胡椒的特性,因此有胡椒味的植物还是有好几种的。

不过,本期笔者要介绍的这种野菜,可是和胡椒一点都搭不上边,因为它可不是胡椒科属的植物,而是紫草科附地菜属的植物,它就是“附地菜”。

从外表看,附地菜是一种十分不起眼的野草,植株很矮,通常只有5到10厘米高,在草堆里,要是不仔细寻找、仔细看,都发现不了它。

不过,附地菜虽然不起眼,可它却十分受农民朋友的喜爱,为啥呢?因为附地菜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而且味道还不差。

3月时,附地菜开始生长,刚长出来的幼苗可以作为野菜食用,像其他野菜如荠菜、马兰头、香椿等,不管吃起来还是闻起来都是很香。而附地菜就不同了,它闻起来没啥味道,可焯过水做成菜之后,不仅香,吃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胡椒味,十分地好吃,特别是用来做馅包饺子、包子,别提多香了。故而在民间,附地菜也被老百姓称作“地胡椒”。

每年3月时,很多农民朋友就会去野外、山坡上采挖附地菜。笔者就记得奶奶说过,在他们那个年代,人们吃不饱饭的时候,就会挖野菜来充饥,这附地菜就是常挖的几种野菜之一,因为它不仅味道可以,还十分常见,在田边、荒地、山坡等地方都能找到,而且都是成片的生长,十分好采挖。

其实,附地菜在我国可是有着十分悠久的使用历史,早在多年前的《唐本草》中就有相关记载了。

(附地菜煎鸡蛋)

相信很多朋友都采挖过附地菜来吃吧,那么你们知道吗?这附地菜可不仅仅是野菜哦,还是一种药用植物呢,在民间还有着“养胃草”的叫法。

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鸡肠,生下湿地,三月生苗,叶似鹅肠而色微深,茎带紫,中不空,无缕,四月有小茎,开五出小紫花,结小实,中有细子,其苗作蔬,不如鹅肠。苏恭不识,疑为一物,误矣。生嚼涎滑,故可掇蝉。”这里的鸡肠指的就是附地菜。

其全草可作为中药材使用,其味苦、辛,性平。归肝、胃、大肠经。理气止痛、疏风解毒、消肿、温中健胃。主治胃滞胀痛,痢疾,热毒痈肿,跌打肿痛,风湿顽麻。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附地菜这种不起眼的植物有了新的认识呢?其实附地菜在我国分布可是非常广的,北起东北、南至广西、云南,都有这种植物,多生长于平原、丘陵草地、林缘、田间及荒地等地方,一般在每年的2月下旬就会开始生长。也就是说,现在正是它幼苗的采挖期,若是大家对附地菜好奇的话,不妨认识下。

不过切记,野菜虽好吃,但一定要认清楚再挖,毕竟农村野外的野生植物太多了,不是每种都能作为野菜来吃的,吃错了可是会出问题的。

各位朋友,你们吃过附地菜吗?欢迎留言交流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xw/1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