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霸道占领全国饮食版图的蔬菜和调味品,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辣椒是一种漂洋过海而来的舶来品。

依据是,中国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有“番椒丛生,百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这样的描述。由此可知,辣椒是由明代传入中国作为观赏植物,直到清乾隆年间时才做食用。但如果仅凭此推断中国人吃辣的历史仅多年的话,就有些武断了。

01古人也吃辣

《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记载:“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五味。“辛”也就是指的辣。

《通俗文》云:“辛甚曰辣。”这说明,起码从商代以来,我国人民就把辛辣作为“至味”的五味之一,特别是江荆一带,更是如此,《楚辞·招魂》云:“大苦酸成,辛甘行些,”甚至楚人祭祀时都要有辣食。而且,到了战国秦汉之时,还把味道与四季养生联系起来以益健康。

《礼记》云:“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鲁、川、粤三大菜系在秦汉时期已经形成,川菜以“尚滋味,好辛香”著称。

晋《华阳国志》也说川人喜食“辛香”。宋人陶谷《清异录》记载,开封每逢节日,饮食店铺都推出节日食品以招揽生意,“元阳脔元日、油画明珠上元油饭、六一菜人日、涅盘兜二月十五、手里行厨上巳、冬凌粥寒食、指天餕馅四月八日、如意圆重午、绿荷包子伏日、辣鸡脔二社饭”。这说明宋代春秋二礼之日的习俗是吃辣味饭。

由此可见,喜辣在明代前已是我国古人的一种味觉追求。而并非明清后才作为江湖菜和下江菜的特色流行开来。

02成功上位,辣界一哥崛起

那么辣椒又是在什么时候以食物身份代替胡椒,姜,蒜,花椒调味效果,扛起辛辣大旗流行起来的呢?要知道辣椒在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被作为一种花卉,起观赏作用的。通过记载可以得知,第一批吃辣椒的人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大量种植和食用辣椒的地区,则是贵州。

康熙五十七年(年)印刷的《余庆县志》中,辣椒作为“土产类蔬菜”被记载:“海椒,俗名辣火。”以及据康熙六十一年(年)编撰的《思州府志》记载:“……药品: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也就是说贵州苗族以辣椒为药品,且代盐巴。

随后,乾隆时期的《贵州通志》(乾隆六年,年)、《黔南识略》(乾隆十四年,年)、《石阡府志》(乾隆三十年,年)也都陆续出现了有关辣椒的记载。乾隆之后,嘉庆年间的《正安州志》、道光年间的《松桃厅志》、《思南府绪志》、《遵义府志》、同治年间的《毕节县志》都出现了有关辣椒的记载。

而到了清朝道光年间《遵义府志》就明确记载,当时“居人顿顿之食每物必蕃椒,贪者食无他蔬菜,碟番椒呼呼而饱。园蔬要品,每味不离,盐酒渍之,可食终岁”。遵义人从那个时候起,已经顿顿离不开辣椒了。湖南一些地区在嘉庆年间食用辣椒也不多,道光后就普遍起来。

老干妈打钱~~~

近代辣椒领域迅速火爆全国多个区域比较深层的历史背景,一是人口爆炸性增长,下饭调料作用突出。二是人口大迁徙,饮食习惯被重塑。辣椒价格低廉,下饭作用奇佳。改革开放后,辣椒既能当菜,又能下饭的优点使它成为瓶装食品的主角。受到外来务工人员的喜爱,各地辣椒需求量也因此上涨。

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低廉下饭这个理由已经不能解释辣椒依旧如此火爆的原因了。一份科学研究则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吃辣时会给大脑传递一种错误的灼烧痛感,进而分泌一种名叫内啡肽的物质来止痛,而这种东西会让人心情愉快,换句话说就是,吃辣是会上瘾的!!!

参考资料:

《农艺植物考源》蔡希陶、吴征镒、裴鉴、曾呈奎

《千古之谜》曾忠恕、李晓军

《吃的历史》李春光

《艽野尘梦》陈渠珍

《四川通志》

历史大学堂期

一本正经说历史期

今日互动话题

你们爱吃什么品种的辣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zz/1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