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有多爱吃粉百度江西营销中心
地处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34′36″至°28′58″之间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这个“塌陷”了的中部就是江西省阿卡林省“阿卡林”出自日本动漫《摇曳百合》,虽是主人公,但存在感几乎透明,所以被网友戏称为“没有存在感”的专属代名词。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中,江西是个特别的存在,这个“特别”表现在:存在约等于不存在,自带隐身属性。——你是哪里人?——东北人——东北哪嘎哒的?——四川人——四川菜很好吃啊~——江西人——哦······——你们都很能吃醋吧?——江西是哪个省啊?江西方言是什么?江西菜长啥样?江西有哪些高校?你也许一个都答不上来,一旦跟江西沾上边,就自动陷入了“存在感洼地”,存在感-。江西有很多令人惊叹的“存在”,在我们的意识之中,第一反应并不会把那些耳熟能详的标签贴在江西的身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代诗人最爱打卡的庐山,就在江西。所有人上学都背过《滕王阁序》,滕王阁,就在江西。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就在江西。“瓷都”景德镇都知道吧,景德镇,就在江西。吃过都说甜的赣南脐橙,赣南脐橙,是江西的。学者将中国主要汉语方言分为九大种,江西一省就占了六种。如果以上都还陌生,我只能请出江西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压压场了。江西自古名人辈出,古有陶渊明、黄庭坚、朱熹、文天祥、王安石,今有邓超、黄磊、刘涛、彭昱畅……江西的鲜辣椒种植面积有7万亩,全国第一。江西人如果从小学不会吃辣了,那么是长不大的,因为在江西不吃辣会连饭都没得吃。而江西因为太能吃辣,所以连和其他大省battle吃辣的参赛资格都没有。美食自然不用多提,因为除了瓦罐汤,剩下的米粉、油炸、推浆米古、茶饼、水煮、灌芯糖、白糖糕、米粉鱼、碱水粑、辣椒粑、糊羹、盐皮蛋、灯盏粿、各种辣味炒菜……没有一个在外省闯出名堂。在八大菜系里,被五大菜系包围的赣菜,从来没想着要拥有姓名。江西没有姓名,老表也不讲究排面,但要说到江西米粉,老表们坐不住了。江西米粉必须拥有姓名当广西和湖南两大省battle米粉的时候,当螺蛳粉成为全网流量之王的时候,走不出江西的江西米粉依旧蛰伏在热搜评论之下:“江西米粉必须拥有姓名。”但喊破嗓子,江西米粉也蹭不上螺蛳粉的热度,因为外地人对江西米粉的力量一无所知。根据保守统计,仅南昌人一天,就要吃掉吨鲜米粉,而整个江西省每日鲜米粉消费量,在0--吨之间。有稻米的地方,就有米粉,江西自然也不例外。在“鱼米之乡”长大的江西人,无论走到哪里,骨子里都带着一份对米粉的执念。江西人自小以米粉铺子而居,家门口方圆百米内,必有米粉铺子数家来撑起一天的伙食。早晨、中午、晚上、深夜,一天进出几个米粉铺子的一定是江西人,而不是外卖员。江西人对自家米粉有着难以想象的自负。江西米粉最大的特点就是“韧”,要和其他米粉大省battle韧度,那江西米粉必须站在前排。因为韧性强、扛造,所以江西米粉特别适合炒着吃。除了炒着吃,江西米粉还有很多外地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吃法,吉安贡粉、鹰潭牛肉粉、抚州泡粉、赣州薯粉、萍乡炒粉、九江炒粉、上饶铅山烫粉、宜春炒粉、南昌拌粉、景德镇凉粉……不要说和外省battle,在江西,单只是一个米粉,各地的人就能吵开房顶。但江西米粉真的在乎“姓名”吗?并不,离家在外,舌尖和胃最先想家,低调的江西人胃比嘴巴更诚实,无论走到哪里,只想被大江西的米粉填满。南昌·拌粉南昌人的一天是从一碗拌粉开始的。将米粉放入开水中先涮个几十秒,抖一抖铺在青花瓷碗中,店家迅速码上各种配料和酱汁,卤牛肉碎、剁椒、萝卜干、雪里蕻、炸花生米、葱花、蒜末、酱油、胡椒粉等等。拌粉手法在于拌,挑上挑下不均匀的时候加点瓦罐里的汤,被滋润过的拌粉立刻润滑起来。拌粉+瓦罐汤是南昌人的灵魂标配,猪腰子汤、墨鱼猪肚汤、老鸭炖山茶菇汤、海带排骨汤······嗦一口粉,喝一口汤,没有拌粉+瓦罐汤叫不醒的老表胃。南昌\九江\萍乡\吉安·炒粉光是江西哪里的炒粉最好吃,江西人自己都能争论个七天七夜,所以以上地名不分先后(瑟瑟发抖)。江西人一日三餐都可以吃粉,拌粉、牛肉粉、冷粉各据一席之地,而入夜后的宵夜摊一定是属于炒粉的,不接受反驳。南昌炒粉,牛肉和豆芽是必备,米粉在汤汁里边煮边炒,收汁后,粉也被炒得极入味了。九江炒粉,重油重味,久炒不碎,根根分明。萍乡炒粉,猪肉、鸡蛋、豆芽和葱是最常见的,快起锅的时候再扔进去一些菜叶,一碗炒粉瞬间勾起人肚子里的馋虫来。吉安炒粉,背景高深,作为江西的辣椒宝地,吉安的炒粉自然重辣,配菜焦脆、粉挂酱汁才算完美。江西人的宵夜不来一碗米粉压轴,睡不安稳。景德镇·冷粉如果说炒粉里扛把子之名各地争得不可开交,那么景德镇的冷粉可以说独占鳌头了。景德镇冷粉自成一派,几乎每家馆子的菜单上都有冷粉的位置,各家有各家的独门味道,但无论哪家都少不了腌橘子皮,它能让冷粉多三分灵气。加上景德镇人爱放辣椒的习惯,嗦一口简直不要太酸爽。景德镇的米粉也与众不同,经大米发酵后制成的粉,口感更爽滑,更适合“冷”吃。恰(吃)冷粉得配份niù(肉)饼汤,好熄熄被辣椒点了火肠胃。新余·冻粉新余长大的朋友说,他们那时候哪个孩子放学回家晚了,不是在路上打画片就是在路边吃冻粉。和占领了江西人餐桌的其他米粉不同,冻粉是“街头小霸王”,尤其是学校周围一公里,3块钱一碗的冻粉就是放学后的快乐源泉。新余的冻粉大多数都是用薯粉做的,和我们熟知的凉粉有点像。乳白色的胶状冻粉浇上一层咸香油亮的辣子,飘着香甜的萝卜干和翠绿的葱花,吃的时候非要让每一个边边角角都沾上辣子不可,真真是爽到“神仙都站不稳”。铅山·烫粉对于连江西是哪个省都不知道的外地人来说,铅山在哪根本不重要,但是铅山烫粉必须有姓名。县城里的弄堂拐角处,小店木制的门板随意敞开,四处弥漫着的粉汤香味里不时会响起老板娘穿透力很强的吆喝声:“肉丝米粉一大碗”或是“猪肝粉两小碗”。正宗的铅山烫粉必须得是用优质晚米制成的粉,这样的粉吃起来才劲道爽脆。汤底呢,虽说没有以前可以用甜井水的便利,但最低标准也是用猪筒骨头和鸡汤熬制的老汤,等到一早开门营业的时候,隔着巷子都能闻到香味。烫粉的火候分寸是关键,烫的过熟就失了粉的口感,迅速将粉捞出,放入姜末、蒜末、麻油、酱油、猪油、葱花,至于花样百出的浇头,你一定要亲自尝一尝,那可真是肉嫩,粉韧,味鲜。鹰潭·牛肉粉在鹰潭,热气腾腾的牛肉粉是清晨的标配。取出米粉放入开水锅,烫好后盛入大瓷碗,加入少许盐麻椒、花椒等食材,最后浇上特制的红油和排骨熬制的鲜汤再舀一勺牛肉入碗,撒上葱花,会吃的人还会加一份店里的特色腌酸菜,让香辣的口感中平添了几分酸爽。以牛肉为佐料的汤面很多,可在鹰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碗南站牛肉粉。早期的鹰潭作为铁路枢纽,汇集了全国各地爱吃的朋友,一举成名的南站牛肉粉不仅汤头好,牛肉和肥肠也很是实在,一碗牛肉粉让你吃得活色生香。宜春·扎粉在宜春,扎粉的地位可以说是武林盟主,其他吃的根本不够打,民以食为天,宜春人以扎粉为天。宜春人最爱的活动就是“喫扎粉”,并且已经演变成一种融入骨髓的习惯和情怀。是朋友就不要客气和寒暄,单刀直入喫扎粉才是正确节奏。宜春扎粉名字非常写实,晒干后的米粉为了方便携带捆成一扎扎,所以就叫扎粉。炒扎粉才是扎粉的灵魂吃法,将干扎粉用温水浸发至手捏不易断,抓一把竖起来不易软倒为止,然后洗清沥干待用。将瘦肉丝、小白菜、嫩蒜苗,与扎粉一起快炒,再淋上酱油炒出颜色,味道没得说。地道的宜春人走进扎粉店,也许还会对老板说,“多放发支辣椒根拍菜!”-end-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jiaoe.com/hjzz/12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火锅捞王,体验超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